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宋大賢
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十八。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錄載。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皆錄入。這是一則斗鬼英雄故事。敘述:南陽人宋大賢,剛直不阿,胸懷坦蕩。城西有一亭,因傳說有鬼,無人敢去。一天晚上,大賢不帶兵器,前往亭中,只身彈琴到半夜,忽然有鬼前來,齜牙咧嘴,圓瞪兩眼,對他大聲怒吼,可是大賢依舊彈琴,不予理睬。鬼于是跑到城里取來死人頭,扔在他面前。大賢不但沒有害怕,反而聲言要用人頭做枕頭,鬼只好離開。過了好長時間,鬼又來到亭中要和他赤手搏斗,大賢立即表示同意,話音未落,已從后面抱住鬼的腰,把鬼打死了。小說贊揚了宋大賢不怕鬼的大無畏精神,頗有教育意義。作品語言簡潔,故事完整,情節(jié)離奇曲折,波瀾起伏。先以南陽西郊的一座小亭上有鬼,“人不可止,止則有禍”為全文蓄勢;接著以宋大賢登亭賦琴,三次斗鬼形成開端、發(fā)展和高潮,最后以鬼被打死,“自是亭舍更無妖怪”結局。結構嚴謹,前后照應,縫合細密。小說想象豐富而合理,夸張大膽而合情,既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又使人從荒誕中感到真切,受到啟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把宋大賢斗鬼的經過寫得具體形象。通過這一故事的描寫,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斗鬼英雄的形象。宋大賢明知亭上有鬼,無人敢去,而他竟然只身前往,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舉動,而且不帶任何防身武器,還悠閑地彈起琴來,可見他是不怕鬼怪的。當鬼第一次兇相畢露,對著他咧嘴大吼時,他沒有任何反應,神情坦然,鎮(zhèn)靜自若,依舊彈琴,本是來恐嚇他的鬼,反倒被他嚇跑了。這第一回合的勝利,便立起了一個英雄的形象。然而作者并未止筆,越發(fā)濃墨重彩地渲染了驚心動魄的第二個回合的斗爭。當鬼把死人頭拋到他面前時,他不但沒有被嚇倒,反而對鬼說:“甚佳,吾暮臥無枕,正欲得此”。這一句簡短的對話描寫,便使人物剛正不懼的性格特征躍然紙上。當鬼無計可施,孤注一擲地提出與他搏斗時,他欣然應諾,毫無懼色,并能抓住戰(zhàn)機,從后面緊抱其腰,先發(fā)制鬼。這一舉止描寫,使人物機智勇敢的英雄本色活脫而出。
上一篇:《秦漢·劉向·寧封子》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宛渠之民》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