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劉度
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法苑珠林》卷十七、《太平廣記》卷一一○皆引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是一篇佛經顯效故事。敘述:晉時劉度,平原遼城人。其鄉里有一千余家,皆奉佛法,造立佛主形象,供養僧尼。時逢虜主木末侵犯遼城,曾有不少百姓逋逃。木末大怒,欲盡滅一城,虜兵皆兇殘,使百姓非常畏懼。劉度此時,乃潔靜虔誠,率眾百姓歸命觀世音。過了不久,木末見有一物從空中落下,繞其所住屋柱上。木末驚視,乃《觀世音經》。便使人讀之。木末聽后被經文感化,十分歡喜,遂省刑戮,此城百姓,即得免害。作品表現了佛經的威力,勸戒世人,要信佛不疑。作品迷信色彩濃厚,但以佛經顯靈,拯救百姓免難,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作者構思奇特新穎,使作品情節呈現戲劇變化,加重了藝術感染力。如寫《觀世音經》“從空中下”于虜主所居處,終于感化虜主而省刑戮情節,一掃佛經佛像顯驗故事,直接寫佛主(或佛經)護佑遇難者的老套子,給讀者耳目以清新之感。作者把佛經顯靈異事,放到重大的社會矛盾中來展現,這就加強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劉伯祖貍神》簡析
下一篇:《先秦·呂不韋·刻舟求劍》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