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莊周·埳井之蛙
亦題《井蛙與海鱉》。戰國寓言小說。莊周撰。原載《莊子·外篇·秋水》。見郭慶藩《莊子集釋》。陳蒲清等編《中國古代寓言選》、王玄武等編《中國歷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皆錄入。這是一篇帶有童話色彩的寓言小說。其故事描寫: 住在淺井里的青蛙,有一次,它對從東海來的大鱉說:“我住在這里多快活呀!想出來,就在井欄上蹦跳一番; 想回到井里,就躺在井壁的磚洞邊休息一回。有時跳到水里,水浸到我的兩腋,托住我的下巴; 有時踩在泥里,軟綿綿的泥就陷下了我的兩腳,漫到我的腳背上。看看那些孑孓、小蟹、蝌蚪,誰也比不上我呀! 并且,我獨占了這一坑水,叉開腿立在淺井里所享受的快樂,也可以算是達到頂點了,您為什么不常來這里觀賞呢?”東海的大鱉,聽了青蛙的話,真想進去看看,但是它的左腳還是沒有完全伸進去,右腿就被井欄絆住了。于是它慢慢退回來,把大海的景象告訴青蛙,說:“你見過大海嗎? 用千里之遙,也不能形容海的廣闊; 用八千尺那么高,也不能形容海的深度。大禹時多年發大水,海也沒有上漲;商湯時多年大旱,海也不見淺露。住在這樣的海里,才會真正快樂的。”青蛙一聽,十分驚訝,兩眼圓睜睜地好像失去了神。寓言通過井蛙和海鱉的對話描寫,諷刺了那些滿足于一孔之見、一得之功的人。井底之蛙,見識短淺,孤陋寡聞,閉目塞聽,卻盲目自滿,自鳴得意,自我陶醉; 而海鱉講述了自己的生活領域東海的遼闊深沉,與自己享受到的真正快樂,嘲諷了它。故事成功地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既細膩逼真地描繪出了井蛙和海鱉的動物性特征,又能恰切地給它們賦予一定的社會性格,做到了神形兼備,寓意雋永,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吾樂歟!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赴水,則接掖持頤; 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 埳井之樂,此亦至矣!”這段文字對井蛙的外形描繪是精細的,跳動時怎樣,休息時怎樣,在水中的樣子,在泥中的情態,都歷歷如畫; 而對井蛙的心理描繪,與社會上那種目光短淺、所知甚少、安于現狀,而又自視甚高、以為老子天下第一的人之思想狀態,何其相似乃爾! 這則寓言很有名,“井底之蛙”、“坐井觀天”,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的。
上一篇:《先秦·晏嬰·國患社鼠》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夏侯太初》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