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圖
現代·賀天健作
紙本設色
藏上海中國畫院
賀天健的畫,出筆縱橫恣肆,爽利潑辣,用墨蒼渾酣暢,鮮活淋漓,善于“墨分五色”,所作能在蒼莽中透清光。
《桐江》一圖,狀如淺絳,實乃水墨。題曰:“一九五五年秋九、十月間,薄游桐廬,住桐君山下,此系后山望桐江景色。一九五七年春追寫大概……”說明是觀景二年后,憑藝術構想所作的意象山水畫。
圖以橫亙中間的一段桐江為主體,近景大墨潑出近處山丘兩垛,待墨稍干即用破筆多次點簇成叢,旋從右趨左,上移斜出,畫了一大片大江坡岸,用硬毫小筆以勁韌的線條勾勒而成,為了破其平板,賀天健將近坡一段染以赭石水,微籠極淡的青色;遠坡一段敷用淡赭,而罩以墨青;對中間一段坡岸,卻匠心獨運,采用露白法,顯得空靈透氣。三段江岸如此處理,倍見韻致。
桐江圖
圖右側,一堵山巖懸崖突入江心,用簡筆勾斫露出石骨,大部分用大筆擲墨點簇而成,顯得巖石崚嶒,草木豐厚。這種畫法,墨色易并,層次易亂,容易一片墨糊涂(古人譏之為“墨豬”),作者擲筆潑墨似不經意,卻做到層次不亂,墨中見筆,該露石塊之處,一一留出,井然有序,亂頭粗服,不掩國色。遠景山岡迤邐,左來兩爿,右入一脈,也是潑墨破筆,又染又簇繪成,輕墨淺色,予人以曉煙未散、晨露凝鮮的清涼感。其最遠山腰間的云氣,用漬水法凝滯而成,這一古法,現已鮮有人知。
作者把桐江江面畫得相當熱鬧,江上有船十二條,或漁或駛,疏密遠近,安排有方,不感擁擠,卻大增江面活氣。最后還畫了一大群江鳥,翱翔聚散于江面淺灘間,平添了一番生趣。
賀天健力主創作山水畫要“仰俯天地大”,而不“局促南北宗”。在東南一隅,他和吳湖帆風格雖全然異趣,卻堪稱一時之瑜亮也。
上一篇:《宋人詩意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河清可俟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