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至隋的文總集。由清代學(xué)者嚴可均以個人之力編纂而成。嚴可均(1762-1843)是嘉慶年間的舉人。當(dāng)時朝廷開設(shè)《全唐文》館,許多知名學(xué)者都被邀請參加,他因為自己沒有被邀請,心有不甘,于是發(fā)憤獨力編纂另一部可與《全唐文》比肩的大書,就是這部多達七百四十六卷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該書的特點是“全”,舉凡別集、總集、史書、類書、乃至小說、金石拓片中所載上古至隋的單篇文章,莫不廣采博收,即使是只言片語,也力求不遺漏。其編排體例與《全唐文》基本相同,全書以朝代先后為順序,同一朝代之中,又依據(jù)作者的身份,按帝王、后妃、百官、列女、外國、釋道、鬼神等次序排列,每一作家都有小傳。而且所收文章都一一注明出處,這是該書勝過《全唐文》的地方。可以想像,憑個人之力編纂這樣卷帙浩繁的大書,需要怎樣的功力和毅力。遺憾的是,嚴可均前后花了二十七年編完此書后,卻因家道貧寒,無力刻印,只好聽?wèi){手稿流傳,直到光緒年間,才首次刊行問世,此時距嚴可均去世已經(jīng)有四十多年。盡管該書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尤其是漏收了一些篇章,但仍不失為研究唐以前傳統(tǒng)文化必備的工具書。
上一篇:什么是《全元散曲》
下一篇:什么是《全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