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石長和
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法苑珠林》卷七、《太平廣記》卷三八三皆引載。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作品敘述:趙時石長和,高邑人。年十九時,病一月余日而亡。因家貧,未能及時得殯斂,經四日而復蘇。說初死時,向東南行,見二人治道,在和前五十步,和行有遲有快,二人治道亦隨緩速,常離五十步。而道之兩邊,棘刺森然,皆如鷹爪,見人甚眾,群走棘中,身體傷裂,地皆流血。見和獨行平道,俱嘆息曰:“佛子獨行大道中。”前至,見瓦屋彩樓,可數千間,有屋甚高,上有一人,形面壯大,著皂袍四縫,臨窗而坐。和拜之,閣上人曰:“石君來耶? 一別二千余年。”長和當時意中,便若憶此別時情狀。和相識有馬牧孟丞夫妻,先死已積年,閣上人說:“因孟丞生時不能精進,今恒為我司掃除之役;孟妻精進,居處甚樂。”舉手指西南一房,說孟妻在此。適逢孟妻開窗見和,厚相慰問,并遍問家中人消息。俄頃見孟丞執帚提箕,自閣西來,亦問家中之事。閣上人問:“聞魚龍超精進,為信爾?何所修行?”長和說:“不食魚肉,酒不經口,恒轉尊經,救諸疾痛。”語久,閣上人問都錄主者,審案石君名錄年歲。主者案錄說:“余三十年命在。”閣上人就以車騎兩吏送長和歸還,遂得復活。作品通過石長和游冥司之事的描寫,宣揚了精進敬佛的思想。作品想象神幻,情節離奇曲折,或實寫現實中人事,如直敘石長和病死和穌活事,插敘魚龍超篤誠修行事等;或虛寫冥司長和魂遇閣上人事,亡人孟丞夫婦事等。達到了虛實結合、意境真切的藝術境地。不僅使作品充滿濃厚的浪漫情趣,而且也突出了虔修佛事的主旨。作品運用對比手法寫人,鮮明凸出崇佛者的安居樂業。如孟丞夫婦之對比,生前精進者。“居處甚樂”;不能精進者,永做苦役等。《辯證論八注》引《幽明錄》亦載此故事,文稍有異。按:有學者認為此故事為“地獄之事”,實非。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石崇燕集》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神異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