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戴祚·夏侯文規亡魂
亦題《夏侯文規》。東晉志怪小說。戴祚撰。原載《甄異傳》。《太平廣記》卷三二五引載。《藝文類聚》卷八十六、《太平御覽》卷九六七皆錄載(文字簡略)。李格非等《文言小說》選錄。作品敘寫:夏侯文規死去一年后,亡魂又變成人形乘車還家,隨行幾十人,自稱是北海太守。家人設宴款待,擺上的飯菜全被吃光,但等他離開后又杯盤皆滿。家人痛哭,文規勸其別哭,說自己不久便回。隨后果等一個月、四十日總要回來一趟。文規有個小孫子,他非常喜愛,左右侍從抱來遞給他,小孩不能忍受鬼氣,便目直氣絕,文規立即要水噴之,才慢慢蘇醒過來。看見院中的桃樹,便對家人說:這樹是我過去種的,桃子很好吃。妻子詫異的問他:“人言亡者畏桃,君何為不畏?”他言說只是憎惡東南方向陽處長二尺八寸的那根枝條,但是并不害怕。看見地上有蒜皮,他便讓人撿走。“觀其意似憎蒜而畏桃也”。作品寫出了夏侯文規亡魂思戀生世的情景,令人思味不已。小說雖寫鬼魂之事,但絕少“鬼氣”,而多具人情味。亡魂頻頻還家,可見其思鄉戀家之情;抱孫救孫,可見其自我保護之術。讀來非但無怪異之感、恐懼之意,反倒覺親切,令人憐愛。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曾言:“蓋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妾之別矣。”本篇寫鬼,實亦寫人。亡魂戀世,實則含有勸世人珍惜人生的意向。蓋當時戰亂,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自然會產生安定惜生的社會心理。作品描寫細膩,細節真實生動,抱孫、說桃兩筆,確有傳神之妙,雖然用墨不多,但人物情態已活現眼前。作者運筆靈巧,手法多樣,語言清麗,毫無生澀之感。
上一篇:《先秦·土偶與桃梗》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孔約·大鵬雛》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