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邯鄲淳·執竿入城
亦題《魯人執竿》、《長竿》、《長竿入城》、《愚中之愚》等。三國魏笑話體小說。邯鄲淳撰。原載《笑林》,見《太平廣記》卷二六二。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劉世德《魏晉南北朝小說選注》、舒佩實《漢魏六朝小說選譯》、王汝濤等《太平廣記選》(續)皆錄入。作品描寫:魯有執長竿入城者,初豎執之,不能夠入城門;又橫執之,亦進不了城門;想不出什么辦法。俄頃,有老父至:“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用鋸從中截斷竹竿而入城門呢?”魯人遂依其法,把竹竿鋸成兩截,然后入城。小說既諷刺了“執竿者”的愚蠢,更諷刺了那個自以為年紀大、閱歷多,而自作聰明的“老父”。持竿入城者,懶于思索,思想僵化,他上當受騙怨不得別人,只能怪他自己是個十足的“思想懶漢”。自稱“見事多矣”的“老父”,好為人師,自作聰明有法,給執竿者出了個鋸竿的餿主意,也實在誤人不淺。一個糊涂蟲,一個假內行,愚人碰見愚人,怎能不出笑話?作品諷刺意味深長,寥寥幾筆,便勾畫出兩個不同年齡、閱歷的蠢人的情態,真使人啞然失笑。作品還采用了疊加的藝術手法,使蠢襯蠢,形象更突出。執竿者橫豎執竿,進不得城門,這是一種蠢;老父見之,提出“以鋸中截而入”,這又是一種蠢。兩人互相襯托,真是蠢上加蠢。通過這“蠢加蠢”的描繪,顯示出民間笑話的機趣和幽默感。這個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到現在,只是情節稍有出入,可見其生命力之強。
上一篇:《先秦·驚弓之鳥》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吳均·摯虞束晳辨曲水》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