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不愛也
【題解】
本段選自《荀子·非十二子篇》。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圣知不以窮人(1),齊給速通不爭先人(2),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后為德。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3)。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如是而不服者,則可謂訞怪狡猾之人矣(4),雖則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5)。《詩》云:“匪上帝不時(6),殷不用舊(7);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8);曾是莫聽,大命以傾(9)。”此之謂也。
【注釋】
(1)知:同“智”。(2)齊給(jìjǐ):敏捷。齊,通“齌”,疾。此句意謂身手敏捷靈便卻不搶先逞能。(3)恢然:廣大的樣子。(4)訞:通“妖”。怪異邪惡。(5)宜:應該。此句意謂那些妖怪狡猾的人,即使在家人子弟之中,也應該用刑法來懲治。(6)匪上帝不時:不是上帝不善。匪,非。時,善。(7)殷不用舊:殷商(此指商紂王)不用舊的規章。(8)老成人:經歷多、做事穩重之臣,像伊尹(商湯的相)之類。典刑:舊法,常規。刑,通“型”。(9)大命:指國家的命運。所引見《詩經·大雅·蕩》。
【導讀】
本段論述征服人心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修禮和保持謙遜寬容有節的品德,做到泛愛泛敬,不與人爭。荀子希望人們在處世時能選擇到最佳行為方式,進而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系,有助于事業成功,人生成功。
【思考】
荀子思想雖然與孔子、孟子思想都屬于儒家思想范疇,但有其獨特見解,自成一說。請結合文本內容,說說它們之間的區別。
上一篇:君子之交淡若水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君子必在己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