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先哲遺書》的主要內容,《常州先哲遺書》導讀
《常州先哲遺書》是清代一部輯錄常州地方文獻的郡邑類叢書。清盛宣懷輯。書成于清光緒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894—1898)間,由江蘇籍學者繆荃孫、汪康年等人協助盛氏編刊而成。有光緒年間武進盛氏刻本。
盛宣懷(1849—1916),字杏蓀,又字幼勖,號愚齋、止叟。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由諸生入官,同治十年(1870)由楊宗濂舉薦入李鴻章幕,同治十三年,(1873)任輪船招商會辦,后升為督辦,先后經辦了電報局、華盛紡織總廠、漢冶萍鐵煤廠礦、蘆漢鐵路、中國通商銀行等實業,并督辦中國鐵路總公司事務,出賣給外國多條鐵路的路權,政治上主張鎮壓義和團和“二次革命”等運動。歷官山東和天津等地的海關監督、會辦商約大臣、郵傳部右侍郎和尚書、郵傳部大臣等職。有《愚齋存稿》、《盛宣懷未刊信稿》、《盛宣懷檔案資料選輯》等。
該書分為初集和后集,共輯書73種、631卷,初集收書43種,后集收書30種。所收錄各書依經史子集分類序列,初集和后集共收經部書4種、史部書11種、子部書15種,集部書43種。
該書收錄了自南北朝至清代常州籍先人的各類遺書,收書最早的一種是南北朝時,梁代蕭統的《梁昭明太子集》。所錄之書,均于書首注明所依據的版本,其后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有關所收子目的內容,然后是著述原文,每書末有盛宣懷、繆荃孫等人的題跋文字,每篇約有四、五百字。如《詩傳旁通》一書,首頁注有“光緒丁酉武進盛氏據文瀾閣傳抄本開雕”,說明了刻書時間和依據版本,后依次為《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的《詩傳旁通》提要、正文和盛氏所寫跋文。盛氏等人所作的題識文字,對每書介紹作者簡況、主要內容結構,并考證版本異同、文字得失等,言簡意賅,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如盛氏所撰《遂初堂書目》一書的跋文為:“宋尤袤撰。袤字延之,無錫人……延之富于藏書,陳振孫推為近世之冠。此目無撰人,無卷數,毛開序,魏了翁、陸友仁二跋,與四庫本同,一書兼載數本,開近人目錄兼載各本一派。宋入目錄留于今者,只晁氏《讀書志》與此目,尚是流傳舊本,殊可貴也。延之嘗取孫綽《遂初賦》以自號,光宗書扁賜之,故以遂初名堂云。”
該書是常州地方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雖然它存在刻工欠細、校對不精等不足,但總的看還是一部較好的地方文獻匯編。該書把歷代常州籍學者的各類著作輯為一編,從而為后人提供了研究地方史志的系統資料。盛宣懷等人所撰的題識文字,考鏡各書源流,辨析內容得失,對學術研究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盛氏所輯錄的珍善本、四庫未收本等書籍,為保存地方文獻做出了積極貢獻。
上一篇:《崇有論》的主要內容,《崇有論》導讀
下一篇:《度人經》的主要內容,《度人經》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