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大辭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這部大詞典由商務印書館漢語工具書編輯室、漢語大詞典編纂處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語詞編輯室的部分編輯人員編寫,大都直接取材于歷代文獻,共收釋古今漢語成語18000余條,可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使用。
本詞典采收嚴格意義的成語和由諺俗等其他熟語形式轉化而成的準成語,收詞多而不濫,資料豐富而精審。這部大辭典,為讀者提供了成語的結構形式、語義內容、源流用例等眾多的信息,是一部規模大的綜合參考性的成語工具書。其編寫體例是:(一)在18000余詞目中,包括主條和附見條兩類。主條是成語的早期或主要形式,本書作了音義解釋,并舉書例作證。附見條是成語的其他表現形式,本書不另作解釋,而提示相對應的主條名稱。(二)詞目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一律注單字普通話讀音,不注連讀變音變調。(三)條目的解釋,一般置于釋文的最前面或出典之后。解釋程序,一般先釋字、詞,然后串講成語的字面意義或本意,再說明用法或引申、比喻義。如后起義、用法有變化,則指明變化內容,列于本義書例后。引書(一般用書證1至3例)證釋是其顯著特點。(四)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同一單字起首的成語,由于讀音或讀音聲調不同而分列數處。如:“數(shuò)見不鮮”、“數(shù)以萬計”、“數(shǔ)短論長”就分數三處。首字同音的詞目,按首字筆畫多少和起筆筆形一丨丿丶乛順序排列。(五)書前有詞目首字拼音索引,書后附詞目筆畫索引,以供查檢。
上一篇:《中國古代貨幣的起源和發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國文學家辭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