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兒的請求·應修人》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不能求響雷和閃電底歸去,
只愿雨兒不要來了;
不能求雨兒不來,
只愿風兒停停吧!
再不能停停風兒呢,
就請緩和地輕吹;
倘然要決意狂吹呢,
請不要吹到錢塘江以南。
錢塘江以南也不妨,
但不吹到我的家鄉;
還不妨吹到我家,
千萬請不要吹醒我底媽媽,
——我微笑地睡著的媽媽!
媽媽醒了,
伊底心就會飛到我底船上來,
風浪驚痛了伊底心,
怕一夜伊也不想再睡了。
縮之又縮的這個小小兒的請求,
總該許我了,
天呀?
——滬甬航道,船上,1920,9,24——
應修人,是我國“湖畔”四詩人之一,他這首詩寫得婉曲柔和,感情真摯細膩,是五四時期小詩的一首佳作。
看來詩中對祈求并不奢望,他的每一個小小的祈求,都是可以“商量”的,“不能求響雷和閃電底歸去”,那么“只愿雨兒不要來了”,再不,就求“風兒停停”,連風都不能停的話,就請吹得輕些,如果決意要狂吹,希望不要吹到錢塘江以南,最好“不要吹到我的家鄉”,至少“不要吹醒我的媽媽”。這是一種稚童般的口吻,稚童般的遐想和思維方式;而唯獨這樣,才顯出詩人的那顆真摯質樸的童心,這顆滾燙的心凝聚著對母親的真誠的愛。
小詩成功的奧秘,就在詩人不僅善于抓住祈求時一種兒童般心態以表現扣人心弦的情感,而且還采用“欲擒故縱”的方法,在祈求的外層內容與情感內涵之間,故意形成一種反比例的關系,就像凸透鏡的光域和光束密度的關系一樣,光域縮得越小,光質的密度越大。小詩祈求的核心凝聚到一點,就是只要老天不驚醒睡夢中的母親,任你狂風惡浪,雷雨交加,都能忍受,都不在乎。因此,隨著祈求的遞減,“縮之又縮”,情感卻在逐漸遞增,擴之又擴,終于將游子對家母的摯愛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小詩正是在弱化祈求的同時,達到了強化情感的目的。
這首詩還妙在詩外有畫,畫外有詩。詩人選擇了遇上狂風惡浪的游子的心境這一角度,明寫游子深恐“風浪驚痛了伊的心”,暗寫“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慈母情懷;正面表現游子對家母的摯愛,側面表現慈母對游子的深情。通過游子的心情引導讀者去體會母愛,使人特別感到溫暖,真切和熨貼。這不僅給千古文壇取之不竭,頌之不盡的母愛主題,提供了新的表現視角,同時也大大地提高了小詩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這首詩的最大特色就在輕、妙二字,字里行間始終透著一個“小”字,然而全詩卻是小處著筆,以小勝大,妙不可言。請求的根本動因,亦即小詩所要揭示的是“媽媽醒了,伊底心就會飛到我底船上來”,輕輕點題,不落俗套。
上一篇:《射虎者及其家族(原詩略)·力揚》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小樓·李白鳳》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