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初階》的主要內容,《一目了然初階》導讀
《一目了然初階》,副名 “中國切音新字廈腔”,是由中國人制訂方案的第一種切音字書。盧戇章著。1892年廈門五崎頂倍文齋出版。今有文字改革出版社《拼音文字史料叢書》本。
盧戇章(1854-1928),字雪樵,福建省同安縣人。父兄皆務農。初習舉業,考秀才不中。后留學新加坡,習英文。畢生以教書為業,曾從事《英華字典》的翻譯。受教會羅馬字啟迪及民間方言韻書《十五音》的影響,長期致力于漢語切音字研究和推行,是中國現代語文改革運動的先驅。
本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 “中國切音新字廈腔”的拼寫方案;二是用該方案拼寫的55篇讀物。該方案用拉丁字母,計有小寫體15個: a、b、c、d、e、h、k、m、n、o、r、u、v、w、x,大寫體3個: L、R、G,和一個手寫體的“S”。此外為自行設計的近似拉丁字母的變體,有17個,還有1個希臘字母θ。全方案計用37個字母,總共標示55個聲母和韻母,其中有些字母既表聲母又表韻母。所標示的聲母和韻母,用以拼寫廈門音的36個,漳州音2個,泉州音7個,其余10個用以拼寫各地音。
本書“切音新字”的拼音制度,所采用的是我國傳統的聲韻雙拼制,而書寫形式則變上下直書左行為橫寫右行,但聲韻的拼寫方位卻有背于一般左聲右韻的規則,是左韻右聲。同時,其拼寫讀物,開始實行“詞兒連寫”,詞間分開,在連寫成分之間以短橫相接。
本書作為“切音新字”的一種方案及其拼寫樣式都是不夠成熟的。自制的變體字母和左韻右聲的拼寫形式都帶有作者的主觀隨意性。在“詞兒連寫”方面,亦過于寬泛,許多不該連寫的詞組也用短橫連接了。如“新子婿”、“不甘愿”、“跌落水”、“敢怒”“而不敢言”等。同時,所拼寫的語音為 “廈腔”,因而本書仍是一個方音方案和方言讀物,這是不利于推廣共同語和語言的統一的。但作為中國人自制的第一種漢語拼音方案和讀本,在我國現代語文改革的歷史上是有貢獻的,它標志我國切音字運動的開端。
關于盧贛章的 “切音新字”,在本書之后,又產生過一種改制的方案,即改拉丁字母式為漢字筆畫式字母、改 “廈腔”為以拼寫北京音為主的 “中國切音新字”,寫成《中國字母北京切音教科書》。該方案有聲母25個、韻母102個,其中也包括可以拼寫泉州、漳州、廈門、福州等方音的。聲韻拼寫方位亦變換為韻母居中,聲母寫在韻母的上下左右,分別兼示平上去入四個聲調。這一漢字筆畫式方案,后又經修訂,而成《中國新字》,1915年由廈門閩南書局出版。與此同時,以改制后的方案拼寫的教科書亦有多種,均可參考。
上一篇:《一切經音義》的主要內容,《一切經音義》導讀
下一篇:《一統路程圖記》的主要內容,《一統路程圖記》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