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府群玉》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韻府群玉》20卷,元延祐間(1314~1320)陰時夫(字勁弦)與兄中夫(字復春)合撰。
唐顏真卿有《韻海鏡源》,為分韻隸事的祖本,然其書不傳。押韻之書,盛于元初,時夫、中夫此編,即作于韻書極盛之時。它按106韻集錄資料。為清初《佩文韻府》的藍本。清康熙年間謝瑛曾將此書改編,改名《增刪韻玉定本》。現行有明刻原本及謝氏改定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此書云:“此本為大德中刊版,猶時夫原書也。明成祖頗喜其書,故解縉《大庖西封事》稱‘陛下好觀韻府雜書,鈔輯穢蕪,略無文彩’。曹安《瀾言長語》亦:‘《韻府群玉》亦收之博矣。其中正是緊者漏之’。……今以欽定《佩文韻府》考之,陰氏之所漏,寧止于是,安知所舉,如一葉一花,偶然掇拾,未睹夫鄧林之茂蔚也。然元代押韻之書,今皆不傳,傳者以此書最古。又今韻稱劉淵所併,而淵書亦不傳。世所通行之韻,亦即從此書錄出,是韻府詩韻皆認為大輅之椎輪。將有其末,必舉其本,此書亦曷可竟斥歟?”
上一篇:《陶隱居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默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