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語錄》的主要內容,《古尊宿語錄》導讀
《古尊宿語錄》是古代佛教禪師語錄的匯編。南宋初禪僧賾藏主集成。48卷。本書最早刊成于紹興(1131—1162)之初。南宋咸淳三年(1267)由覺心居士出資精校后重刊。明版大藏經初次入藏,近代頻伽藏再度收入。日本縮刷藏經和續藏經也收入完整的48卷。明藏本收的是覺心居士重刻本。現存上海佛學書局的影印本所據為明刻本。該本卷7所附物初大觀序云: “有賾藏主者,旁搜廣采,僅得南泉而下二十二家示眾機語,厥后又得云門、真凈、佛眼、佛照等數家,總曰《古尊宿語》?!标P于這早先所得的22家語錄,在續藏經中有日人道忠所編 《福州鼓山寺 (古尊宿語要) 全部目錄》,列出20家,他們是: 南泉普愿、投子大同、睦州道蹤、趙州從諗、南院慧颙、首山省念、葉縣歸省、神鼎洪諲、三交智嵩、石門蘊聰、法華全舉、大愚守芝、云峰文悅、楊岐方會、道吾悟真、大隨神照、子湖神力、鼓山神晏、洞山守初、智門光祚。所少兩家,尚須考證(據日本學者認為,另兩家可能為汾陽和石霜)。但可以肯定,自最先南泉下22家語錄成型至明版大藏經48卷全部刊出,是一個反復增補的過程。正因為如此,現存《古尊宿語錄》在安排上極為紊亂,卷12以下無規律可循。從體裁看,除語錄外,還收入了與此并不協調的 “拈古” (卷46)、頌古 (卷47)、“奏對錄” (卷48)。
編者賾藏主,生卒年代及事跡均不詳。“藏主”是禪院職稱之一,專管佛經圖書。據釋士珪紹興八年(1138) 書云,“今禪者守賾僧挺重刊小本,以廣流通” (卷38),此“禪者守賾僧挺”,當即本書編者。士珪時亦住于鼓山。
本書48卷,計共收入自公元8世紀 (744年起) 至13世紀(1203年止)約36家禪師的語錄。語錄大部分由各禪師嗣法門人所輯,有的雖未注明集錄者,但出處仍隱約可見?,F存48卷36家安排如下。第1卷,南岳大慧行狀、馬祖大寂行狀、百丈懷海語錄;第2卷,百丈之余、黃蘗語錄(傳心法要); 第3卷,黃檗斷際宛陵錄;第4卷,臨濟語錄;第5卷,臨濟之余、興化語錄;第6卷,睦州語錄; 第7卷,南院語要、風穴語錄、序文;第8卷,首山念語錄;第9卷,石門慈照鳳巖集;第10卷,汾陽語錄、承天嵩語錄;第11卷,慈明語要;第12卷,南泉語要、子湖神力語錄;第13卷,趙州語錄;第14卷,趙州語錄之余; 第15至18卷,云門廣錄; 第19卷,楊岐會語錄、道吾真語錄; 第20至22卷,五祖法演語錄; 第23卷,葉縣省語錄; 第24卷,神鼎諲語錄; 第25卷,大愚芝語錄; 第26卷,法華舉語錄; 第27至34卷,佛眼語錄; 第35卷,大隨神照語錄; 第36卷,投子語錄;第37卷,興圣神晏玄要廣集;第38卷,洞山初語錄; 第39卷,智門祚語錄; 第40至41卷,云峰悅語錄; 第42至45卷,真凈語錄; 第46卷,瑯琊覺語錄;第47卷,東林云門頌古;第48卷,佛照奏對錄。
《古尊宿語錄》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它所收集的語錄,多為《景德傳燈錄》所未曾記載的。在最初成立的五家(南岳懷讓、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黃蘗希運、臨濟義玄)語錄中,黃蘗的《傳心法要》、《宛陵錄》由唐代裴休編集,《臨濟錄》由義玄弟子慧然編集,它們早在9世紀時都已成型,是十分可靠的原始資料。南岳、馬祖、百丈語錄則大約出于當時已經存在的碑銘、《宋高僧傳》、《祖堂集》、《景德傳燈錄》等材料。五家語錄在本書中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在全部48卷中,除洪州禪系統南岳、馬祖、百丈、黃蘗4家3卷,云門宗系統云門、洞山、智門3家6卷,以及馬祖別傳南泉、南泉下子湖、趙州,百丈別傳大隨,黃蘗別傳睦州,石頭下丹霞二傳投子,雪峰下鼓山計7家7卷外,其余32卷全屬臨濟宗法系。因此,本書實際上是以臨濟宗為主體的唐宋禪師語錄匯編,是研究臨濟宗思想的基本資料。
上一篇:《古城記》的主要內容,《古城記》導讀
下一篇:《古微堂集》的主要內容,《古微堂集》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