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髻擁千螺
【出典】 《大智度論》卷一七《文尼佛》:“如釋迦文尼佛本為螺髻仙人,名尚阇利。常行第四禪,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于髻中生卵。”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則天朝有鼎師者,瀛州博野人也,有奇行。……鼎曰:‘如來螺髻,菩薩寶首,若能修道,何必剃除。’遂長發(fā)。”
【釋義】 釋迦牟尼佛頭上髻卷如螺,本名螺髻仙人。
【例句】 笑身居近侍,階翻萬玉;面丐菩薩,髻擁千螺。(方岳《沁園春·和趙司戶紅藥》2838)這里活用本典形容紅芍藥花的形象。
詩詞典故·髻擁千螺
【出典】 《大智度論》卷一七《文尼佛》:“如釋迦文尼佛本為螺髻仙人,名尚阇利。常行第四禪,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于髻中生卵。”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則天朝有鼎師者,瀛州博野人也,有奇行。……鼎曰:‘如來螺髻,菩薩寶首,若能修道,何必剃除。’遂長發(fā)。”
【釋義】 釋迦牟尼佛頭上髻卷如螺,本名螺髻仙人。
【例句】 笑身居近侍,階翻萬玉;面丐菩薩,髻擁千螺。(方岳《沁園春·和趙司戶紅藥》2838)這里活用本典形容紅芍藥花的形象。
上一篇:典故《驥騄》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