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類稿》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七修類稿》51卷、《續(xù)稿》7卷,明郎瑛撰。郎瑛(1487~1566),字仁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這部筆記成書于嘉靖年間,在明代筆記中是比較著名的一種。
《類稿》內(nèi)容按類編排,共分為天地、國事、義理、辯證、詩文、事物、奇謔7類,《續(xù)稿》分類全同,每類各為1卷。其中“國事”門所記元明史事,如張士誠、陳友諒始末,三保太監(jiān)鄭和,本朝科場等等,均有裨考史。其考杭州宋代官署,則有為《咸淳臨安志》和《西湖游覽志》等書所不詳?shù)膬?nèi)容。《續(xù)稿》第2卷記嘉靖間浙江倭寇始末,備述因由,詳實(shí)可信,這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的事,故所記有較大參考價(jià)值。第43卷記姚廣孝的事跡及傳聞,為《明史》所不載,可供治史者參據(jù)。其“奇謔”門多笑話奇談,亦頗可觀,如第49卷記明正德間徽州大旱,知府祈雨不誠,神無感應(yīng),一士子作17字詩嘲之曰:“太守出禱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知府將他抓去打了18大板,他又作詩一首道:“作詩十七字,被責(zé)一十八。若上方言書,打殺。”這個故事后來廣為流傳。此書的缺點(diǎn)是其“辯證”、“詩文”、“事物”等門目中多因襲前人成說,作者自己的見解也往往迂腐無取,清初王士禛在《香祖筆記》中就曾加以指斥。其“天地”門又多附會陰陽五行,“奇謔”門侈談神鬼報(bào)應(yīng),不可取。另外如“國事”門記楊維禎為明太祖所召,托疾因辭,最后作詩一首,自縊而死,此事純屬子虛烏有,不知何據(jù)。
此書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斷句排印本。
上一篇:《一個孤獨(dú)的散步者的遐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萬歷野獲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