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論·宋詞
宋代文學的代表。詞興起于唐五代,相傳李白作有《菩薩蠻·平林漠漠》和《憶秦娥》,為后代詞曲之祖。詞在唐五代時,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這種文學樣式最初是適應古代樂曲歌唱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是“依聲”填制的歌詞,后來發展為一種詩體,并且在音節和句型的長短方面都形成一套固定的格律,到中晚唐定型。又叫“長短句”、“詩余”。中晚唐時,白居易、劉禹錫、王建、張志和等都寫過詞,并且一發即成珠玉,成為詩中佳品,如白氏的《憶江南》、張志和《漁歌子》等。晚唐時詞的創作上還出現了一個“花間派”,這派的詞,多寫女人的嬌嬈、柔情的相思,充滿脂香粉氣,對五代影響很大。五代時,南唐后主李煜取得重大成就,他的那些抒寫故國之思的詞作篇篇力透紙背,充滿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至宋代作家們把詞發展到極盛時期。最初沿襲唐五代“花間”風氣,至柳永而擺脫其束縛,并有所發展,他的詞一般都鋪敘宛轉,有的寫得富麗非凡,有的寫得凄涼哀婉,投入作者真情。他改制和創制了一些詞調,特別是一些長調,大大豐富和擴大了詞的表現力,對詞在北宋的發展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他的詞,語言上進一步通俗化和口語化,對后來的詞人也有很大影響。柳永外,歐陽修也寫了很多詞,內容或是戀情相思,或是酣飲醉歌、惜春賞花,格調風流蘊藉,寫情極為深婉。柳、歐之后,還有晏殊、晏幾道父子,所寫之詞風格閑雅,和歐陽修詞風相近,他們和后來的秦觀、周邦彥、賀鑄以及南宋的李清照、姜夔、吳文英都被劃歸為宋代詞壇上的婉約派。北宋蘇軾作詞,沖破了詞為“艷科”的藩籬,擴大詞的體裁范圍,一掃纖巧柔靡之風,在詞中融入恢宏的氣象,高遠的意境,并且筆力主雄健,獨創一種豪放派詩風,他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是代表作。這種詞風,在兩宋之交時被一批愛國詞人陸游、陳亮、辛棄疾等繼承,而繼蘇后以辛棄疾成就最著,世稱“蘇辛”。總共兩宋所作詞流傳于世共一千三百多家一萬九千九百余首。今人唐圭璋纂有《全宋詞》,為宋詞之集大成的總集。
上一篇:歷代農民起義·宋江起義
下一篇:天文歷法·宣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