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亭雜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嘯亭雜錄》一書是頗具影響的清代史料筆記。撰著者昭梿(1776~1829),人稱汲修主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后,襲爵禮親王,性嗜學,善接交文士,見聞廣而珍貴,能言他人不知或不敢言之事,因此此書史料價值很高。魏源《圣武記》、趙爾巽《清史稿》大量引用了書中資料。
其書有《雜錄》10卷、《續錄》5卷,凡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典章制度、社會習俗、文武官員遺聞軼事等多所涉獵。書中卷1重在寫嘉慶以前諸帝事,卷5敘乾隆對緬征戰。《續錄》卷2、卷3以記人物為主,其他各卷多言典章制度、八旗制度、滿人風習等。許多他書未見記載,或記述過于簡略,無法確知其全貌的事件,都可以從此書中了解其演變始末或梗概。如撫遠大將軍岳鐘琪受滿人陷害,圖海因孝莊文皇后舉薦而為平定察哈爾騷亂副帥等,不僅使人知曉這些鮮為人知的重要事件,而且對其起因、演變、結局也有了全面的了解。有關典章制度的記載價值更高。如敘王公降襲次第、王府官員制度、宗室婚嫁,內官之制等等,都是研究有清一代宗室、八旗、內官某些問題的重要依據和史料。由于作者本人及歷史的原因,書中仍不免有失實或錯誤之處。
《嘯亭雜錄》有抄本、刻本行于世。光緒六年(1880)有九恩堂本。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唐詩三百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四海之內》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