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同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李夢陽撰。李夢陽(1473~1530),字天賜,又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弘治七年進士,曾任戶部郎中。因草擬彈劾劉瑾的奏章,被捕下獄,幾乎被殺。正德五年,劉瑾伏誅,李夢陽復任原官,并升為江西提學副使。正德十四年,又因事罷官,在家閑居,終年58歲。李夢陽在文學上同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屬于一個流派,稱為“前七子”。他們強調(diào)“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反對虛浮華靡的臺閣體。很多人贊同他們的主張,文風為之一變。但是,過分尊古,甚至模仿抄襲,以艱深的文字掩蓋內(nèi)容的淺薄空虛,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李夢陽本人的詩也是刻意擬古,何景明就曾嘲笑他的作品多是“古人影子”。例如,他的《艷歌行》前四句是“晨日出扶桑,照我結綺窗。綺窗不時開,日光但徘徊”。前兩句仿古詩《陌上桑》的“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第四句則出自曹植《七哀》的“流光正徘徊”。但平心而論,李夢陽有些七言古近體詩,如《秋望》、《石將軍戰(zhàn)場歌》、《林良畫兩角鷹歌》,確實寫得深刻生動,激昂雄健,因而廣為傳誦,并稱他為杜甫以后第一人。李夢陽的詩文集,稱為《空同集》,現(xiàn)今流傳的有明嘉靖間其甥曹嘉刊本,包括賦3卷,詩34卷,文29卷及附錄2卷。詩集單行本有明萬歷間李三才輯《李何二先生詩集》本、《李崆峒先生詩集》33卷本、清光緒間張祖同輯《弘正四杰詩集》中《李空同詩集》33卷本。
上一篇:《稽神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競爭優(yōu)勢》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