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秘述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秘述聞》16卷,清法式善撰。法式善(1753~1813),字開文,一字梧門,號時帆,蒙古烏爾濟氏,隸內務府正黃旗。本名運昌,后由乾隆賜今名,是滿語勤勉的意思。法式善為乾隆四十五年進士,乾隆末年入四庫館充提調官,《清秘述聞》即其在四庫館期間撰錄,此書與他的另一著作《槐廳載筆》都是記述清代科舉考試的專著,時人稱之為“科名故實二書”。
《清秘述聞》自第1至第8卷為“鄉(xiāng)會考官類”,記載了從清初順治至嘉慶初年歷科鄉(xiāng)試、會試的考官、試題及解元、會元、殿元的名氏籍貫出身等;第9至12卷為“學政類”,記載清代各省歷任學政的姓名、字號,籍貫、出身、任職時間等,因學政執(zhí)掌一省生員考課黜陟之事,與科舉制度密切相關,所以此書特設學政類;第13至16卷為“同考官類”,逐科記載充任分房閱卷人的同考官姓氏、字號、籍貫、職務等。此書是研究清代科舉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一種不可缺少的資料。
《清秘述聞》的記載截止嘉慶四年(1799),同治至光緒間,王家相、魏茂林、錢維福3人相繼撰成《清秘述聞續(xù)》16卷,體例全仿法書,記事上接《清秘述聞》,下迄光緒十三年(1887)。清末民初,徐沅、祁頌威、張肇棻3人又相繼撰成《清秘述聞再續(xù)》3卷,記事自光緒十四年至光緒三十年廢除科舉制度為止。
1982年中華書局把這3種書匯輯為《清秘述聞三種》,列入《清代史料筆記叢刊》中,予以校點出版,并在書后附有這3書的全部人名和字號索引,極便查閱。
上一篇:《清嘉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溫疫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