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愁思忽而至》簡介|介紹|概況
樂府詩篇名。南朝宋鮑照作。關(guān)于此詩意旨,曾有不同說法。清王夫之《古詩評(píng)選》卷一說:“‘愁思忽而至’五字,是一篇正殺著,更以淡漠出之。熟六代時(shí)事,即知此所愁所思者何也。當(dāng)時(shí)忠孝鏟地滅盡,猶有明遠(yuǎn)忽焉之一念,惻愴而不能言,其志亦哀也。”朱秬堂說:“傷零陵之不得其終也,零陵禪位于劉裕,居于秣陵,以兵守之。與褚妃共處一室,自煮食于床前。飲食所資,皆出褚妃。詩故有‘飛走樹間啄蟲蟻’之句。卒至行逆。自晉以前,魏之山陽,晉之陳留,猶得善終。雖莽于安定,不敢殺也。 自是以后,廢主無不殺者,宋啟之也。”(錢仲聯(lián)《鮑參軍集注》引)陳沆《詩比興箋》卷二說:“《宋書》:少帝景平二年,尚書仆射傅亮、司空徐羨之、領(lǐng)軍將軍謝晦,將謀廢帝,以次第當(dāng)在廬陵王義真,先奏廢為庶人,殺之。五月,乃廢帝為滎陽王,既而弒之,迎立宜都王義隆,是為文帝。此詩所為作也。此云不能言,前章云不敢言,其致一也。《史記·齊世家》:‘秦滅齊,遷王建處之松柏之間,餓而死。國人歌之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故有‘但見松柏園’之語。”張玉穀《古詩賞析》卷十七說:“此章言富貴無常,不勝惻愴,獨(dú)就杜鵑說,隱然直斥至尊。”此篇是鮑照《擬行路難》組詩的第七首。抒寫富貴無常的悲哀。晉末宋初,篡弒不休,此詩當(dāng)有感而發(fā)。
上一篇:《招隱士》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搜神記》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