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陰比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中國古代的一部案例匯編。宋代桂萬榮編,全一卷,南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刊行。書名取歌頌清官的“棠陰”和董仲舒著《春秋決事比》之義(棠陰”指周朝召公在棠樹下聽訟斷獄,公正無私)。該書由《疑獄集》和《折獄龜鑒》二書所載疑難案件選輯排比而成,包括“向相訪賊”、“錢推求奴”、“曹攄明婦”、“斐均釋夫”、“歐陽左手”、“惟濟右臂”、“沈括嗓喉”、“南公塞鼻”等典型案件144例,統一為四字一句標題,每兩句合為一聯,使其合轍押韻,共編成72韻,頗便閱讀和記憶。本書詳細地總結和介紹了歷代決疑斷獄和司法檢驗之經驗,是封建社會司法活動的一個縮影,比較明顯地體現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意志,因而曾得到南宋皇帝宋理宗趙昀的垂青,一再重刊,廣為傳播。明代時,嘉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致仕吳納曾對此書加以刪正和補輯,刪去內容相類似重復案件64例,保留80例,增補24例,共計104例。去掉韻腳,重新按刑獄輕重進行編排,另增加4例作為附錄,仍以《棠陰比事》刊行。收入《四庫全書》的《棠陰比事》便是吳納的刪正和補輯本,后人稱為“吳本”。本書對后世影響很大,流傳很廣,清代幾次印行,有《重刊宋本棠陰比事》和《聚珍本棠陰比事》行世。此書曾風行于朝鮮和日本,被譯成日文,成為日本此類書籍的祖本。此書不僅對研究中國古代司法活動,而且對今天偵察破案、判罪量刑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上一篇:《夢梁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題辭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