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目醒心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娛目醒心編》,清草亭老人編,汪原放校點,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書初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草亭老人名杜綱,字草亭,江蘇昆山人。約生活于清乾隆年間。明末清初是擬話本的鼎盛時期,延至乾隆年間已趨沒落,《娛目醒心編》是文人創作擬活本較晚的一部。全書共收擬話本16篇,繼承以前的傳統,以宣揚忠孝節義等封建道德和因果報應等思想為宗旨。作者自序中說:“處處引人于忠孝節義之路,既可娛目,即可醒心,而因果報應之理隱寓于驚魂眩魄之內,俾閱者漸入于圣賢之域而不自知,于人心風俗不無有補焉。”書中所載故事大抵以明代中葉以后的社會現實為背景,在很大程度上真實地反映出那個時代腐朽墮落的世風,揭示了官府貪贓枉法、欺凌百姓,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還通過事實鞭撻了社會的庸流渣滓,抨擊了黑暗的制度。如卷3“解己囊惠周合邑,受人托信著遠方”中,說明代漕運解糧,當此差者往往至于破家蕩產,民間不勝其苦,連性命都難保住,而鄉紳上戶,殷實之家反得例免,“為明朝第一不公道的弊政”。再如本卷寫浙江省饑荒,官府不肯報荒,完不起官糧者,披枷受責”縣門口枷者累累,個個鶉衣百結,憂愁滿面”。卷4對寧國大旱,十室九空,餓殍相望的慘景也有所反映。對于了解明代中葉的社會現實,有一定認識作用。
本書引文較流暢樸實,情節有的也曲折動人。然敘述中多所議論,“入話”常過于冗長,此其一病。
上一篇:《娥并與桑洛》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孟東野詩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