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失樂園》是英國詩人彌爾頓1667年創作的長詩。《失樂園》共12卷,取材于《圣經》中的故事。作品一反宗教傳統,把撒旦塑造成不屈不撓、反抗上帝的英雄叛神。長詩描述撒旦上犯天條欺騙上帝,施計誘惑亞當、夏娃吃了上帝的禁果。亞當和夏娃被逐出樂園。撒旦被上帝之子打入地獄,卻雄心不減、執意反叛。在長詩中,他不是面目猙獰的惡魔,而是英勇奮戰、叱咤風云的英雄,雖然被囚于地獄火海中倍受煎熬,但仍無悔恨,斗志昂揚:“他(上帝)縱然震怒展威能,終不能強奪我這光榮品性,至若卑躬屈膝,向彼求恩,意對他權力如神畏敬,那才真甘鄙賤,自沉淪”。從詩人塑造的撒旦形象,可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精神和英勇氣概。長詩描繪原為樂園的主人,后來落得到處漂流的亞當和夏娃的悲慘境遇,而隱隱表達出革命的失敗留在詩人心中的陰影。彌爾頓一生積極參加當時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積勞成疾,雙目失明,晚年口授了這部長詩《失樂園》、詩劇《力士參孫》及另一部長詩《復樂園》,表達了彌爾頓勇于犧牲的堅定革命信念。彌爾頓還有《論出版自由》等政論文及《利西達斯》等文字樸實、形式完美的短詩。詩人作品中杰出的思想和藝術成就,使他在英國詩人中的地位,僅在莎士比亞之后而居于所有其他詩人之前。早在1937年,我國就有上海商務印書館刊行的傅東華的《失樂園》中譯本,1984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又出版了朱維之譯的此書中譯本。
上一篇:《太陽照樣升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娥并與桑洛》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