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倫理學——新道德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美國著名的基督教倫理學家約瑟夫·弗萊徹著。“境遇倫理學”是20世紀西方流行的一種倫理學說,它作為道德神學的一個流派,產生于40年代。作者系統地、全面地論述了基督教境遇倫理學思想。他的著作在道德神學中產生重大影響、在世界上引起很大的轟動。本書是作者關于基督教境遇倫理學方面的重要代表作。本書自1966年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0種文字的版本,廣泛銷售到世界各國。中譯本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于1989年10月出版。全書分為10篇,中譯本并附有作者1984年撰寫的自傳和作者寫的中譯本序,共15萬字。主要篇目有:愛是唯一的永恒善,愛是唯一的規范,愛同公正是一回事,愛證明手段之正當性等。這些內容即是作者提出的六大命題的重要原則。作者認為境遇方法是區別于律法主義與反律法主義的唯一可行的倫理學新方法。他的倫理思想是以實用主義、相對主義、神學實證論與人格至上論為理論前題,以上帝之愛為最高指導原則。作者認為“一切事物正當與否完全取決于境遇”,并把這稱作是“道德中的一次革命”。他反對基督教傳統倫理學的律法主義和教條主義,認為這種教條主義教人盲目服從不變的道德法則,使人喪失積極性,養成逆來順受的心理,成為失去自由選擇能力和道德責任心的人。他強調人應成為關心的中心,通過人們的行動來倡導人與人的善意態度,來協調不同個人、不同集團利益之間的分配和沖突。作者在本書中,以生動的語言、大量的社會現實和精典著作的實例,妙語表述了上述思想,使人讀起來有身臨其境的深切感受。出版本書的威斯敏斯特出版社曾說:“本書轟動世界,亦將轟動未來。
上一篇:《國際政治的系統和過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外臺秘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