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刻拍案驚奇》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二刻拍案驚奇〕明末擬話本短篇小說集。各40卷。作者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別號空觀主人,浙江烏程人(今浙江湖州)人,官至徐州通判,晚年居南京,著手編撰“二拍”。其中作品多取材于《太平廣記》、《夷堅志》、《剪燈新話》等。除“二拍”外,作者尚著有《虬髯翁》、《北紅拂》、《驀忽姻緣》、《詩經人物考》、《國門集》、《東坡禪喜集》、《合評選詩》、《國策概》等多部著述。
“二拍”編于崇禎元年(1628),成于崇禎六年(1633)。主要包括3類題材;第1類反映普通市民的思想、生活,如《轉運漢遇巧洞庭紅》。寫商人翁文若虛在國內經商破產,與人同去海外貿易,不料隨身攜帶價值十分低廉的洞庭紅在海外竟賣了800多兩銀子,因此大發(fā)橫財,暴成富商。其他如《烏將軍一飯必酬》、《疊居奇程客得助》都表現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第2類是描寫愛情、婚姻的作品,如《錯調情賈母詈女》、《宣徽院仕女秋千會》、《李將軍錯認舅》等。此類作品具有十分積極的社會意義,批判了傳統的門當戶對、父母之命的婚姻觀念,對幸福、美滿、平等的愛情生活進行了歌頌。第3類作品揭露封建統治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如《進香客莽看金剛經》寫官吏柳太守脅奪寺廟金剛經,后竟反誣寺廟藏盜,對寺中人橫加迫害。其他如《青樓市探人蹤》也都對封建官吏進行了抨擊。“二拍”中不少作品都具有積極的思想內容和社會意義。但其中不少章節(jié)色情渲染過多,是本書的不足之處。“二拍”作品結構嚴謹,語言生動,但其藝術性則遜于“三言”。
此書最早有明代尚友堂刊本,現藏于日本。1957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上一篇:《創(chuàng)造的秘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動態(tài)經濟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