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吞云夢
【出典】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載《子虛賦》:“齊東陼巨海,南有瑯邪……邪與肅慎為鄰,右以湯谷為界,秋田乎青丘,傍偟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其于胸中曾不蒂芥。”舊題唐·馮贄《云仙雜記·吞云夢澤》:“張曲江語人曰:‘學者常想,胸次吞云夢澤,筆頭涌若耶溪,量既并色,亦文浩瀚。’”參見“相如云夢”條。
【釋義】 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云,楚國的使者子虛出使齊國,烏有先生對他盛夸齊國疆域遼闊時說,吞噬像楚之云夢那樣的大澤八九個,而其胸中不覺其有。后因把“吞云夢”作為詠湖水、領土幅員廣闊的典故,也借以表現胸襟、氣度的闊大。
【例句】 ①風月都無際,蕩空藹,開絕境,云夢澤,饒八九,不須吞。(辛棄疾《六州歌頭》[西湖萬頃]1908)這里用典極寫杭州西湖水面的闊大無涯。②誰解胸中吞云夢,試呼來、草賦看司馬。須更把,上林寫。(辛棄疾《賀新郎》[覓句如東野]1914)此詞為辛棄疾在三山雨中游西湖時,有懷丞相趙汝愚浚湖利民而作。這里說,請來“胸吞云夢”的司馬相如,像寫《上林賦》那樣才能描繪福州西湖的壯美景觀。③志在神皋,氣雄云夢,十吞八九。(韓淲《水龍吟·七月二十六日信守生朝》2238)這里用以稱頌信州知州王道夫氣宇軒昂。④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戴復古《水調歌頭·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樓》2304)這里用典暗中關合詞題,借以發揮,在點明“吞云樓”的坐落、氛圍的同時,進而揭示愛國者驅除金兵、收復中原的雄渾氣概。
上一篇:宋詞典故《臥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吹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