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文通》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漢語語法著作。原名《文通》。馬建中著。馬建中(1845~1900),字眉叔,江蘇丹徒人,語法學家,精通拉丁語、英語、法語和古代漢語,兼通自然科學。他在《文通》后序中談到,他作此書是要揭示漢語的結構規(guī)律;找到觀書為文的捷徑,使人們能及早“學道而明理”,以利于民族的自立自強。為此,他“積十余年之勤求探討以成此編”。書中廣收四書、三傳、史記、漢書及韓愈文章中例句達七八千之多,模仿西方傳統(tǒng)語法建立本書語法體系,同時也注重漢語的實體情況,有很多創(chuàng)獲。全書分10卷4部分:第1部分正名,是對各種語法術語所下的定義,共23個;第2部分實字,即今天所謂實詞,分為5類;第3部分虛字,即今天的虛詞,分為4類;第4部分句讀,相當于今天的句子與分句,這部分是全書主旨。本書突破西方語法局限的地方主要是從漢語的具體情況出發(fā),不講形態(tài)而以句法為“本旨”,講字類而為句法服務;同時,在論述語法時又常常涉及修辭問題;在詞類中建立助字(語氣詞)一類;劃分詞類著重意義標準,認為“字無定義,故無定類”等。書中第一次系統(tǒng)地論述文言中疑問代詞、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時位置在動詞前的問題;在“象靜司詞”,即形容詞后跟名詞賓語等,對漢語語法規(guī)律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文通》的問世標志著漢語語法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對中國語法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朱德熙在《漢語語法叢書》序中說:“《文通》導夫先路,開創(chuàng)之功不可泯滅。”
《文通》1898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此后有章錫琛《馬氏文通校注》1954年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商務印書館據(jù)章校本重排印行,附索引;呂叔湘、王海棻合著《馬氏文通讀本》,有按語注釋,為最好版本,198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飲冰室詩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黃侃論學雜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