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雷文案》的主要內容,《南雷文案》導讀
《南雷文案》是一部清代文別集。黃宗羲著。宗羲曾輯44歲以前之作為《始學庵集》,未見刊本;康熙九年(1670)又自選定《庚戌集》,以序事議論者編于甲,考索者編于乙,古今詩編于丙,亦未有傳本,僅存自序。康熙十九年(1680),黃宗羲71歲時自選所作十之二三為《南雷文案》10卷,壽序別為外卷,由門人萬斯大校勘付刻,有鄭梁序。該書刻成以后又屢經抽改,有康熙間原刊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杭州群學社《黃梨洲遺書》石印本、民國四年(1915)時中書局《梨洲遺著匯刊》排印本、《四部叢刊》本。其中 《遺書》本、《匯刊》本均著錄為4卷、外卷1卷??滴醵荒?1682),黃宗羲73歲終母喪后,又輯《吾悔集》4卷,亦名《南雷續文案》,由門人萬斯大???,卷首有作者題辭及萬斯大序。有康熙間原刊本及《四部叢刊》本。后又刊《撰杖集》1卷,亦名《南雷文案三刻》,題為學人楊中默編次。有康熙間原刊本及《四部叢刊》本?!妒裆郊?卷,亦名《南雷文案四刻》,為康熙二十四、二十五(1685—1686)兩年間作者的文章,僅存康熙間原刊本,較稀見。
康熙二十七年(1688),黃宗羲79歲時又取舊刻文稿手自刪定,成《南雷文定》11卷、后集4卷、附錄1卷,有自撰凡例四則,由靳治荊??獭4吮緦υ拈g有改削,有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刊本、《粵雅堂叢書》本、《黃梨洲遺書》本、《梨洲遺著匯刊》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四部備要》本。此外又有《南雷文定三集》3卷、四集4卷、五集(即《病榻集》)3卷、附錄1卷。另有《南雷文約》4卷,為后人從《南雷文定》前四集文選出者。又有蕭穆輯《南雷余集》,系據作者手稿印成,與刻本有異同。1911年鄧實印入《風雨樓叢書》中?!赌侠孜陌浮放c《南雷文定》比較,《文定》收文不見于《文案》者119篇,而《文案》收文不見于 《文定》者有73篇,除可??碑愅?,亦有相互為補之功。
1959年,中華書局先后出版《黃梨洲文集》和《黃梨洲詩集》,文集由陳乃乾編訂校輯,嵇文甫撰《序言》。系從上述各本輯集重編,按文體為序,并于目錄下注明所取書名、卷數,甚便讀者。共收作者文329篇,已除去《文案》卷10之《西臺慟哭記》、《冬青引注》以及《文定三集》卷3之《金石要例》、《文定四集》卷4《破邪論》4篇專著,刪去《吾悔集》所載古今體詩若干首,移入《黃梨洲詩集》中。1961年,陳乃乾又從新發現的刻本《蜀山集》及抄本《梨洲集外文》中輯出遺文22篇,以及題同而文字有刪改的《文靖朱公墓志銘》1篇,擬收作文集補遺,并與詩集合印,可惜因故未果,書后附錄作者生前友好書信等文以及《黃梨洲文集舊本考》一文,可資參考。此外,浙江古籍出版社自1985年陸續分冊出版沈善供主編之《黃宗羲全集》,亦可參閱。
黃宗羲 (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余姚(今屬浙江)人。早年即崇尚氣節,嫉惡如仇。清兵南下時,曾積極參加抗清斗爭。入清不仕,從事著述,成為清代史家之開山人物。他學通百家,經學、天文歷算、音律、數學均有造詣。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文集而外,著有《南雷詩歷》、《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律呂新義》、《易學象數論》、《行朝錄》等。
《南雷文案》10卷、外卷1卷,收傳狀、碑志、哀祭、賦類、序類、書類、雜文、記與壽序等體文章共116篇?!段峄诩肥?5篇文及古近體詩若干?!蹲燃肥?8篇文。《蜀山集》 收31篇文。共計收文200篇。
黃宗羲一生以歷史、學術名家,本不以文學著稱于世,但對于文學與時代的關系問題,他時有論述。如說:“夫文章,天地之元氣也。元氣之在平時,昆侖旁薄,和聲順氣,發自廊廟,而暢浹于幽遐,無所見奇。逮夫厄運厄時,天地閉塞,元氣鼓蕩而出,擁勇郁遏,坌憤激訐,而后至文生焉?!?《吾悔集》卷1《謝皋羽年譜游錄注序》)他認為“道、學、法、情、神”五要素是衡文之準的:“文之美惡,視道合離;文以載道,猶為二之。聚之以學,經史子集。行之以法,章句呼吸。無情之辭,外強中干。其神不傳,優孟衣冠。五者不備,不可為文?!?(《吾悔集》卷4《李杲堂先生墓志銘》)他贊同“詩以道性情”的主張,在《文案》卷1《景州詩集序》中說:“夫詩以道性情,自高廷禮以來主張聲調,而人之性情亡矣?!边@些文論雖然一鱗半爪,不成系統,但從中可以明顯看出黃宗羲文學觀是進步的。在這種文學觀指導下,他的散文創作也直抒胸臆,明白暢快,無論記述、議論,都有很充實的內容和很強的邏輯性。在《南雷文案》中,志傳一類文章最多,有將近50篇。這些文章記錄了一些抗清節義之士的言行,可補史傳之缺,如 《文案》卷9《申自然傳》記述了一位明末有氣節的遺民畫家,將他比作南宋末的謝皋羽、鄭思肖,筆端飽含熱情?!段陌浮肪?0《書淡齋事》則記述了一位“飯囚”的善良僧人,他為了救助明忠臣家屬,四處募疏,感人至深。作者的一些記敘文如《過云木冰記》、《萬里尋兄記》等也清通暢達、韻致盎然。
近人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卷1云:“宗羲治史,尤留意于當代文獻,及鄉邦掌故,實開浙東學派之先。是集文字,以碑、志、傳、狀之作為最多,信足以補正史傳。其后萬斯同、全祖望、邵晉涵、章學誠相繼以起,而浙東史學乃臻極盛,皆宗羲倡導之力也?!贝嗽u可作研究黃宗羲文集之管鑰。
參考文獻
- 1. 《南雷文案》、《吾悔集》、《撰杖集》,《四部叢刊》 本。
- 2. 《黃梨洲文集》,中華書局,1959。
- 3. 王運熙、顧易生: 《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上一篇:《南窯筆記》的主要內容,《南窯筆記》導讀
下一篇:《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的主要內容,《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