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冰室詩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詩話著作。梁啟超著。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82年再版。《飲冰室詩話》最初連載于梁啟超在日本創(chuàng)辦的《新民叢報》第4期(1902)至95期(1907),共204條。后收入梁氏文集中,均不全。本書據(jù)中華書局《乙丑重編飲冰室文集》本校點整理,共收錄174條。《飲冰室詩話》是梁啟超為沖破舊詩的樊籬,鼓吹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詩界革命”所著的一部具有鮮明政治傾向的詩評著作。它與傳統(tǒng)詩評中常有的崇古薄今傾向相反,大力肯定當代作者及其作品的價值,只談當時人,只談改良派中的人,言論不免偏激,或有過譽之處,但激情所在,憂國憂民,頗能反映當時革命派的詩歌潮流。梁啟超在書中說:“我生愛朋友,又愛文學,每與師友之詩文辭,芳馨悱惻,輒諷誦之,以印于腦。自忖于古人之詩,能成誦者寥寥,而近人詩則數(shù)倍之,殆所謂豐于昵者耶。”全書論及當代作者80余人,尤其推尊的是戊戌政變中犧牲的著名人物譚嗣同和變法運動中的著名活動家黃遵憲。“譚瀏陽志節(jié)學行思想為我中國二十世紀開幕第一人。”“公度之詩,獨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紀詩界中,群推為大家,公論不誣也。”作者通過對這兩位詩人的大力宣揚,集中表現(xiàn)了改良派在詩歌方面一系列革新的主張。《詩話》對戊戌變法之前所謂“詩界革命運動”作了總結(jié),提出“詩界革命”的實質(zhì)在于內(nèi)容和精神,而不在于搬用新名詞,從理論上糾正了“詩界革命”以來出現(xiàn)的偏頗。《詩話》主張的實質(zhì),就是要沖破封建舊思想,用資產(chǎn)階級思想體系觀察事物,使詩歌反映新思想,開拓詩歌的新領(lǐng)域,為當時的反封建斗爭服務。正如改良主義所具有的局限性一樣,《飲冰室詩話》當時雖有較廣泛的影響,傾向也是進步的,但它關(guān)于詩歌革新的理論和主張,仍然沒有能引起一個大革新的運動。
上一篇:《飛龍全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馬氏文通》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