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釋·隸續》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隸釋》27卷,《隸續》21卷,南宋洪適撰。洪適,字景伯,饒州鄱陽人,洪皓長子。平生酷嗜漢隸,曾編寫了一系列考釋研究漢隸的著作,今僅存《隸釋》和《隸續》。
《隸釋》成書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全書27卷,其中前19卷薈萃漢魏碑碣189種,上起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下迄曹魏黃初、青龍年間。目錄中每碑下都注明此碑是否見于酈道元《水經注》、歐陽修《集古錄》和趙明誠《金石錄》,如果《集古錄》和《金石錄》碑名有異,也一并注出。正文每篇先依據隸字筆畫用楷書把碑文譯寫出來,然后進行考釋,其中包括對史實的介紹、碑碣石刻的說明、漢隸文字的考證等等。由于作者精通隸古,因此他的考釋非常翔實可靠,《四庫提要》稱“自有碑刻以來,推是書為最精博”。從第20卷以后,則匯錄前人記載、考釋漢魏隸碑的材料,其中第20卷載《水經注》中記述的漢魏碑目,第21至22卷載《集古錄》考釋漢魏碑刻的部分,第23卷載歐陽棐《集古錄目》有關漢魏碑刻的部分,第24至26卷載《金石錄》有關漢魏碑刻的著錄和考證,第27卷載無名氏《天下碑目》中漢魏部分的碑目。
《隸續》是《隸釋》的續編,成書于宋孝宗淳熙年間,洪邁將編完《隸釋》后又新見的漢魏碑刻都錄入此書,按《隸釋》的體例加以考釋。《隸續》當初是陸續成書、陸續刊刻的,原書已經散佚,今存本是清人重新輯佚而成的,其中第8至10卷全闕,其余各卷也間有闕文。《隸續》內容及編例不像《隸釋》那么劃一,今本第1至4卷收碑刻及考釋,第5至6卷收碑圖及釋文,第7卷是碑式,第11至21卷又是碑刻及其考釋。《隸續》原書面目如何,已經不可考知。
《隸釋》和《隸續》1985年中華書局出版影印本,系將兩書合印為1冊。
上一篇:《隱秀軒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韓詩外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