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繼》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畫繼》是南宋鄧椿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而寫的一本專記繪畫的著作。鄧椿其曾祖父、祖父、父親都曾為朝廷高宮;鄧椿本人在南、北宋間歷官通判(郡守)等職。由于他的家族是世代顯官,所以對于繪畫名跡,多所見聞。著者以《圖畫見聞志》成書的那年——北宋熙寧七年(1074)起,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止,凡94年間的所見見聞,輯成此書。
《畫繼》共10卷。1至7卷皆為當時畫家的傳記。1至5卷以人分:圣藝、侯王貴戚、軒冕才賢、縉紳韋布、道人衲子、世胄婦女、宦者,各為區分類別,以總括一代技能。6至7卷以畫分:仙佛神鬼、人物傳記、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藥草、小景雜畫,各為標舉短長,以分述各家之工七巧;8卷為“銘心絕品”記所見奇跡,作為書中特筆;9至10卷雜說,分論遠、論近兩個子目,論遠多品畫之詞,論近多雜事敘說,對繪畫藝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這兩章所占的篇幅不多,卻是本書的重要部分。正如前人所言:“乃畫中之總斷也。”
從《畫繼》中,可以看到中國繪畫到了南宋時代,文人畫逐漸抬頭;文人畫家和畫工逐漸分馳,繪畫和詩詞、書法結合的形式逐漸形成;寺壁畫逐漸衰落;卷軸畫逐漸興盛起來。此外,《畫繼》中推崇蘇軾、李公麟、米芾等所謂“軒冕才賢”;在畫風上提倡“高雅”。凡此種種,“畫繼“是研究我國南宋、北宋之間繪畫思潮及其風格急劇變化的不可多得的具體而又生動的歷史資料。
1963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畫繼》以明毛晉汲古閣《津逮秘書》本為底本,參以明王世貞《王氏畫苑》本、清張海鵬《學津討源》本和鐵琴銅劍樓舊藏明刻本,重加校勘而成。1983年再版。
上一篇:《生的與熟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白兔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