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詩詞·贛西北詩詞·黃庭堅·詞的創作
黃庭堅以詩揚名于后世,其實他詞的創作也很豐盛,現仍存有180余首,并有相當成就,在北宋后期詞壇具有相當地位,所以陳師道《后山詩話》說:“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爾,唐諸人不逮也?!?sup>[1]雖然人們常以“秦七黃九”并稱,其實二人詞風很不相同:
詞家每以秦七、黃九并稱,其實黃不及秦甚遠。[2]
后山以秦七、黃九并稱,其實黃非秦匹也。若以比柳,差為得之。蓋其得也,則柳詞明媚,黃詞疏宕,而褻諢之作,所失亦均。[3]
秦七、黃九并重當時,然黃之視秦,奚啻碔砆之與美玉。[4]
黃九于詞,直是門外漢,匪獨不及秦、蘇,亦去耆卿遠甚。[5]
黃九于詞,直是門外漢,匪獨不及秦、蘇,亦去耆卿遠甚。[5]
上述對黃庭堅詞作評價甚低,這主要是針對其早期詞作而言。黃庭堅早期詞多寫男女戀情,甚至有一些庸俗猥褻之作,內容上較為狹窄,詞風香艷柔美。其后期則多寫其作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與感悟,表現自我胸懷,還有一些歌詠自然風光的,詞風一如其詩,瘦硬、曠放、奇橫、清逸、婉麗,較為豐富多樣,這是他詞作中較有價值的部分。
黃庭堅瘦硬、曠放的詞如《念奴嬌》,他曾自得地稱其“可繼東坡赤壁之歌”,詞云: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成為他老而傲岸的形象寫照,語詞間,頗見其詩生新瘦硬的神韻,而其中的曠逸之氣,亦近蘇軾詞風。
奇橫的如《望江東》: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來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曰:
筆力奇橫無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復不置,故佳。[6]
清逸的如《鷓鴣天》: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婉麗的如《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黃庭堅詞亦有詩的“以俗為雅”的特點,時常使用俚語,風格頗似后世之曲。李調元《雨村詞話》評曰:
山谷詞酷似曲,如《歸田樂》(按:實為《歸田樂引》)云:“對景還消受。被個人把人調戲,我也心兒有。憶我又喚我、見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看承幸廝勾,又是尊前眉峰皺。是人驚怪,冤我忒撋就。拼了又舍了,一定是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舊?!睋?,如專切,挨也。[7]
劉熙載《藝概·詞概》亦云:
黃山谷詞,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辦,惟故以生字、俚語侮弄世俗,若為金、元曲家濫觴。[8]
注釋
[1]陳師道:《后山詩話》,《歷代詩話》本,第309頁。[2]彭孫遹:《金粟詞話》,《詞話叢編》本,第722頁。[3]馮煦:《蒿庵論詞》,《詞話叢編》本,第3586頁。[4]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詞話叢編》本,第3784頁。[5]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詞話叢編》本,第3784頁。[6]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詞話叢編》本,第3921頁。[7]《詞話叢編》,第1400頁。[8]劉熙載:《藝概》,第108頁。
上一篇:明代江西詩詞·明前期江西詩詞·明前期詞人·彭華
下一篇:晉唐江西詩歌·晉代江西詩歌·陶淵明詩歌的主要題材·贈答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