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哲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著名哲學家艾耶爾1982年出版的一本哲學史專著。根據紐約蘭登出版社1984年版譯出,上海譯文出版社于1987年9月出版發行,編入《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全書22萬余字,共分為8章:哲學的遺產、叛離里格爾、實用主義,維特根斯坦、波普爾與維也納學派,維特根斯坦、卡爾納普和賴爾,物理主義,科林伍德的哲學,現象學與存在主義,晚近的發展。作者最初想把這本書寫成貝特蘭·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的續篇。本書的絕大部分篇幅是闡述作者所偏愛的當代西方哲學中的兩大重要派別,其一是從詹姆士、劉易斯到蒯因、古德曼等人的實用主義流派,其二是包括摩爾、維特根斯坦、羅素、卡爾納普、賴爾、奧斯汀、戴維森、普特南、阿姆斯特朗,斯特勞森和杜米特等不同哲學家的分析哲學的思潮。對這兩個流派論述的篇幅占全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這本書的價值主要在于作者對上述兩大流派的介紹和分析上。作者對各派哲學家的哲學思想的介紹,不是進行孤立的、面面俱到的羅列,也不是進行材料的堆砌,而是圍繞著一些重要問題展開論述,著眼于哲學家的新貢獻,同時也不回避他們理論中的問題和困難,在適當的地方加上作者簡短的評論。這樣使人讀起來提綱挈領,不致因為頭緒紛繁而如墮煙海,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作者在本書中對西方哲學史上長期爭論的一些重大問題,如實在論和唯心論,唯理論和經驗論,一元論和多元論等所作的分析以及對20世紀哲學進步何在的看法都有比較廣闊的視野和一定的理論深度。但是作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懷著很大的偏見,在本書中不僅未列專門章節加以介紹而且在偶爾提到的寥寥數語中,也極力加以貶抑,這不能不說是這本書的一個重大的缺陷。
上一篇:《書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