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長篇社會小說,108回。作者吳趼人(1866~1901),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后作趼人,廣東海南人,因居佛山鎮,故筆名我佛山人。著作甚豐,寫過小說30余種,本書是最著名的一種,被列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小說以署名九死一生的“我”為線索,記述了自1884年前后至1904年前后20年間所見所聞的無數怪現象,反映的內容極為廣泛,勾畫了一幅行將滅亡的封建清帝國的社會世相、人物圖卷。全書貫串了200個小故事和眾多的人物。對當時的商場人物、洋場才子,以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等做了生動細膩的勾勒和點染。書中寫了大致與全書相始終的反面人物茍才。第89回,寫他為了升官發財,竟然與妻子雙雙跪在新寡的兒媳面前,哀求兒媳“屈節順從”去做總督的姨太太,茍才后來果然扶搖直上。書中還寫了命妻子為制臺“按摩”的候補道等。這表明了儒家的綱常倫理、宗法制度等都被撕得粉碎,到了總崩潰的邊緣。書中還有力地嘲諷了官吏們在帝國主義洋大人面前的奴顏卑膝,一聽說外國人,就“嚇得魂不附體,手足無措”,“外國人說什么就是什么”“如奉圣旨一般”。作品中也出現了蔡侶笙、九死一生、吳繼之等幾個正面人物的形象,在這些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改良主義的理想,而這些人物的失敗,反映了作者改良主義理想的破滅。作者主張通過恢復舊道德來改造這個丑惡的世界,這就限制了對“怪現狀”本質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因此作品僅局限在對表面現象的窮形惡詆和譴責上,大量的諷刺夸張手法的運用,更使作品有失深刻,如魯迅所言“惜描寫失之張皇,時或傷于溢惡,言違真實,則感人之力頓微,終不過連篇話柄,僅足供閑散者談笑之資而已”。(《中國小說史略》)本書有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本。
上一篇:《二十世紀哲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人類動物園》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