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齊東野語》20卷,是南宋著名詞人和學(xué)者周密入元后撰寫的一部筆記,取《孟子》“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一語而命名。周密祖居濟南,其曾祖隨宋高宗南渡,定居吳興之弁山,但始終不忘中原,他的父親曾對他說:“我雖居吳,心未嘗一飯不在齊也。”周密也自署籍貫為歷山,又自號華不注山人,都是指其舊籍。此書取名《齊東野語》,不僅謙稱言不足信,同時也有不忘本之意。書前的戴表元序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成書當(dāng)即在此時。
《齊東野語》雖然只是一部筆記,但它系周密晚年的刻意經(jīng)心之作,書中所記以南宋的朝廷大事為多,保存了不少宋代史料。周密往往取材于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如第5卷記端平入洛事,則謂此事得之當(dāng)時隨軍幕府日記;第18卷記二張授襄事,則謂此事親聞于襄州順化老卒。因此前人對此書評價頗高,《四庫提要》稱它記事“皆極典核”,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也評為“宋末說部可考見史實者,莫如此書”。此書記史事也與其它筆記三言兩語者不同,凡涉朝廷大事,周密總是詳細(xì)記其本末始終,如第2卷的“張魏公三戰(zhàn)本末”條,第3卷的“紹熙內(nèi)禪”及“誅韓本末”條,第5卷的“端平入洛”及“端平襄州本末”條、第14卷的“巴陵本末”條,第15卷的“曲壯閔本末”條等等,記載均極詳贍,有如記事本末體史書。據(jù)周密自序說,這部書中的一部分材料來源于他的曾祖、祖父及外祖父的數(shù)十大本雜記日錄等,并指出國史不足信,謂“國史凡幾修,是非凡幾易”,而其家乘反得事實之真。從書中所記張浚、趙汝愚、胡寅、唐仲友等人的事看來,周密的說法均與南宋理學(xué)家的調(diào)子有異,第20卷“臺州嚴(yán)蕊”條記天臺營妓嚴(yán)蕊被朱熹系獄折磨事,對朱熹也無諱言,可見其是非之公。
此書1983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麝塵蓮寸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三輔黃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