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騕褭
【出典】 《淮南子·齊俗訓》:“夫待騕褭、飛兔而駕之,則世莫乘車。”東漢·高誘注:“騕褭,良馬。飛兔,其子。褭、兔走,蓋皆一日萬里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載《上林賦》:“罥騕褭,射封豕。”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郭璞曰:“騕褭,神馬,日行萬里。”
【釋義】 騕褭,馬名,日行萬里。后用作駿馬的通稱。
【例句】 ①相將扶上,金鞍騕褭,碾春焙、愿少延歡洽。(黃庭堅《惜余歡·茶詞》404)這里用“腰褭”指稱駿馬。②席上芙蓉待暖,花間腰褭還嘶。(毛滂《西江月·侑茶詞》680)這里借用“腰褭”作為座上客人所乘坐騎的代稱。③端有雕戈錦領,競馳腰褭驊騮。(吳則禮《木蘭花慢·雷峽道中作》737)這里用“騕褭”指稱奔馳的駿馬。 ④金鞭腰褭,追吟賦,倩年少。(吳文英《瑞鶴仙·丙午重九》2875)這里的“腰褭”指少年人所乘的駿馬。
上一篇:典故《野鹿上高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厭厭夜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