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代文章總集。全書共504卷,補遺4卷,以人為綱,以年代先后為序,選錄了428家的文章。此書采用主編負責、集體選輯的方法,全書列名選輯的24人,列名參閱的142人,主編為陳子龍、徐孚遠、宋微璧3人。陳子龍(1608~1647),南明抗清將領、文學家。字臥子,號大樽。崇禎進士。南京被攻破,他起兵抗清,事泄被俘,投水而死。其文學主張承繼后七子傳統,有復古傾向。被譽為明詩殿軍,也能詞。此書于崇禎十年二月開始編輯,同年十一月定稿,刻印成書已是明亡之期了。陳子龍在該書的序中說:“俗儒是古而非今,文士擷華而舍實。夫保殘守缺,則訓詁之文充棟不厭,尋聲設色,則雕繪之作永日以思。至于時王所尚,世務所急,是非得失之際,未之用心,茍能訪其書者蓋寡,宜天下才智日以絀,故曰士無實學。”正是為了給當時內憂外患的明王朝尋找一條出路,為了以古鑒今,解決現實問題,才編寫了這部經世濟時的宏篇浩帙。
全書內容十分廣泛,“非名教所裨,即治亂攸關”,所收之文,皆“學術淵深,足為世用,一稱立言之家,一為實用之準”。其中包括軍事、農業、水利、財政、刑法、科舉等諸方面,都是實用之學,因而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如,宋濂、商恪的文章涉及到明代和南洋諸島的友好往來;吳桂芳、龐尚鵬的文章有對澳門情況的記載。其余如記載明與女真人的戰爭、呂宋慘殺萬余華人、蘇松戶口流亡、官僚機構龐雜與統治者腐敗的史實所在多有,對研究明史有重要意義。
此書在清代被列為禁書,清代《禁書》、《違礙》兩目均著錄。目的是掩飾清代先世與明朝的關系,把建州部族曾臣服明王朝的事實一筆勾銷。以謊言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控制遺老遺少們的復明思想。此書卷帙浩繁印本不多,又屢遭禁毀,流傳至今的就成為珍本。今有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明末平露堂刻本的影印本。
上一篇:《白癡》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神學政治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