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癡》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1868年問世的長篇小說《白癡》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主人公娜司泰謝出身貴族,不幸家道中落、父母雙亡而淪為孤女。地主托慈斯收養了她,讓她接受各種教育,并經常與這位十分出落的少女在“快樂村”別墅小住。數年后,托慈斯欲將她嫁給笳納,并愿出75000盧布作為補償。笳納追求娜司泰謝完全是為了金錢,娜司泰謝采納了正直、善良的梅思金公爵的建議,拒絕了笳納的求婚。為了不連累公爵,她將富商之子羅果靜準備娶她而帶來的10萬盧布投入火中,并說,如笳納用手從火中取出,巨款就歸其所有。而后她與羅果靜乘車而去。此后,二人逃至莫斯科。在將要舉行婚禮時,她又跑到公爵那里。公爵應允了葉潘欽將軍要他不與娜司泰謝結婚的請求,而向葉潘欽之女阿格拉耶求婚。但當娜司泰謝要公爵在她與阿格拉耶之間做出抉擇時,公爵卻選擇了娜司泰謝。就在娜司泰謝與公爵去教堂舉行婚儀途中,她發現了羅果靜。她瘋狂地抓住羅果靜,求他帶她離開。翌日,公爵找到羅果靜,打聽新娘下落,在羅果靜書房的床上,發現了被羅果靜殺死的娜司泰謝。他倆躺到死去的娜司泰謝身旁。小說女主人公娜司泰謝的悲慘結局,是對“金錢萬能”的控訴,也表明了作者塑造的完美、理想的男主人公梅思金企圖用信仰和愛拯救世界幻想的破滅。這部作品中表現出的象征色彩、非理性和神秘性、近乎迷狂的精神狀態,被后來的頹廢派和象征主義所推崇。作家還創作有《被欺凌與被侮辱的》、《罪與罰》、《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陀思妥耶夫斯基由于在許多作品中非理性和對病態心理的描寫等創作特點,而被現代派作家奉為鼻祖。高爾基在譴責他的宿命論等消極傾向的同時說道:“就表現力而言,他的才能可能只有莎士比亞堪與媲美。”他的重要作品在我國都有譯作面世,1965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耿濟之的中譯本《白癡》,1982年再版。
上一篇:《癸辛雜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皇明經世文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