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西漢劉向撰。共20卷。劉向(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少治《春秋谷梁傳》,曾參與石渠閣議講論《五經》異同。漢成帝時拜為中郎,遷光祿大夫。原有集,已佚,明人輯有《劉中壘集》。今存《洪范五行傳論》、《新苑》、《說苑》、《列女傳》及《五行通文》輯本等書。西漢成帝時,詔令謁者陳農求遺書于天下,圖書征集來后,令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校定一書,都由劉向寫成簡明的內容提要呈給漢成帝。當時曾將這些提要另寫一份加以匯編,即成為《別錄》一書,是中國古代的第一部題解式書目。漢以前的許多典籍,都曾經過劉向的整理編定,因此該書對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和傳播,有著重要的作用。到漢哀帝時,劉向之子劉歆又受命繼續校理群書,在《別錄》的基礎上編成《七略》一書。《別錄》和《七略》在唐以前已佚失,但東漢班固卻依據二書編寫成《漢書·藝文志》。班固《漢書·藝文志序》中說:“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圣上喟然而稱曰:朕甚憫焉!于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求遺書于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后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東都尉歆卒父業。歆于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今刪其要,以備篇籍。”每篇均著錄有書名、篇數、作者及說明,共著錄596家,書12260卷,是中國古代現存的第一部著錄式書目。也是第一部史志書目,《別錄》及《七略》的主要內容以及漢代社會學思想和文化典籍的狀況,賴以保存下來,對后世有極大的影響。
上一篇:《別爾金小說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北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