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會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三朝北盟會編》250卷,作者徐夢莘,字商老,南宋監江軍清江縣(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本書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46年間有關宋金關系的材料匯編,所謂“三朝”,即指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北盟”指與北方金朝的和戰。《會編》成書于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后來作者又把新搜集到的補充材料編為《北盟集補》50卷,但未能流傳下來。
此書上起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朝派人赴金商議夾攻遼朝,下迄高亮三十二年(1162)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失敗。全書分三帙,上帙25卷,記徽宗政和、宣和年間事;中帙75卷,記欽宗靖康年間事:下帙150卷,記高宗建炎、紹興年間事。此書為編年體,按時間順序排列有關材料,但《四庫提要》則把此書歸入紀事本末體,這是從它備述宋金關系始末這一點來著眼的。關于此書的取材,作者在自序中曾說:“取諸家所說及詔敕、制誥、書疏、奏議、紀傳、行實、碑志、文集、雜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銓次。”書中征引的官私著述總計在200種以上,搜羅極為宏富,而且它所引用的材料,其原書大都已失傳。此書尤為可貴的一點,是書中所引用的資料全都不予改動,作者在自序中說明了他引用材料的原則:“其辭則因原本之舊,其事則集諸家之說,不敢私為去取,不敢妄立褒貶。”這種辦法保存了原始材料的本來面目,使此書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此書成書以來直到清末,一直是以抄本的形式流傳,光緒四年才有了第一個刻本。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苑人許涵度又采用《四庫全書》的底本予以重刻,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朝北盟會編》,即據此本影印,這是目前一個較好的本子。但今存《會編》各本均無紹興三十年記事,疑是傳本有所亡佚。陳樂素著有《三朝北盟會編考》,對研究此書有一定參考價值。
上一篇:《萬花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不完全競爭經濟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