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登樓
【出典】 《文選》卷十一東漢·王仲宣(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唐·李善注:“盛弘之《荊州記》曰:‘當陽縣城樓,王仲宣登之而作賦。”唐·劉良注:“仲宣避難荊州,依劉表,遂登江陵城樓,因懷舊而有此作,述其進退危懼之狀。”參見“麥城賦”條。
【釋義】 東漢末動亂,王粲赴荊州,曾登城樓(一說當陽城,一說江陵城,一說麥城)作《登樓賦》,抒寫感時懷鄉之情。后世用作詠嘆流落他鄉失意懷土的典故,常用以表示滯留荊楚。
【例句】 ①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張九齡《候使登石頭驛樓作》604)這里因登石頭驛樓,產生了羈愁,因而聯想起王粲登樓作賦的往事。②耿耿云陽臺,迢迢王粲樓。(賈至(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閻功曹舍人》2592)這里用王粲樓點明崔司馬遠在荊州。③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不賒。(戴叔倫《贈司空拾遺》3092)這里以滯楚的王粲比擬貶謫江陵長林的司空拾遺(曙)。④登樓王粲望,落帽孟嘉情。(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4524)作者當時貶官荊州。這里用當地典故,以王粲自比,抒發自己失意他鄉的情懷。⑤自古名高閑不得,肯容王粲賦登樓。(章孝標《蜀中上王尚書》5750)這里用王粲依劉表賦登樓事,表示希望王尚書能接納自己為幕賓。⑥一句黃河千載事,麥城王粲謾登樓。(羅隱《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其二7585)這里自比為麥城登樓作賦的王粲。⑦陳琳草奏才還在,王粲登樓興未賒。(大易《贈司空拾遺》9135)“司空拾遺”離朝滯楚,作者用曾作《登樓賦》的王粲相比,意含稱美。⑧子牟戀闕歸闕,王粲下樓相別。(貫休《送崔使君》9328)作者曾依投崔使君,這里以依劉表的王粲自比。
上一篇:王粲去國
下一篇:珠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