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僧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佛教史書。包括梁慧皎撰《高僧傳》14卷,唐道宣撰《續高僧傳》30卷,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30卷,明如惺撰《大明高僧傳》8卷。1989年上海書店將上述四傳合一,以《歷代高僧傳》出版。為配合日本編印的各朝高僧傳索引使用查考的方便,全部依《大正大藏經》第50卷版本影印。
其中《高僧傳》,又稱《梁高僧傳》。為類傳體。作者南朝梁慧蛟(497~554),僧人,佛教史學家。“學通內外,博訓經律”,春夏傳法,秋冬著述,尚有《涅 義疏》、《梵網經疏》行世。對寶唱所撰《名僧傳》不滿,逐于天監十八年(519)著《高僧傳》,其序曰:“自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實之賓也。若實行潛光,則高而不名;寡德適時,則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紀;高而不名則備今錄”。故名,本傳分為十門:一譯經,二義解,三神異,四習禪,五明律,六亡身,七誦經,八興福,九經師,十唱導,并有“序錄”1卷。所載僧人從東漢末到梁初共計257人,附見者200余人。
《續高僧傳》,是唐道宣(見《廣弘明集》)繼《高僧傳》而作,故名,分為十科:一譯經,二義解,三習禪,四明律,五護法,六感通,七遺身,八讀誦,九興福,十雜科。每科后有作者論述。“正傳”490人,“附見”215人。
《宋高僧傳》,原名《大宋高僧傳》。宋贊寧奉敕撰。贊寧,僧人,佛教史學家。俗姓高,祖籍渤海,生于吳興德清。在杭州祥符寺出家。精于南山律,時人稱“律虎”。尚有《大宋僧史略》、《三教圣賢事跡》、《內典集》、《外學集》等撰著。本書繼《續高僧傳》之后,記述唐高宗時至書成為止的532人傳記,“附見”125人。分科名目與《續高僧傳》同。其“習禪篇”于禪宗各派重要人物皆有專傳,對禪宗內部斗爭事跡,亦不隱諱。對研究禪宗史有重要價值。
《大明高僧傳》,作者明如惺。全書分譯經、解義、習禪三類,為南宋、元及明萬歷四十五年以前的部分僧人立傳,凡“正傳”138人,“附見”71人。
《歷代高僧傳》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上一篇:《歷代宅京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厚黑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