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代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生平不詳,一般認為是元末明初人。《水滸傳》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史實。關于宋江起義。史書《十朝綱要》、《九朝編年備要》、《三朝北盟會編》等均有零星記載。此后在民間流傳的說書伎藝中,宋江等人的故事被廣泛地采來作為話本創作的素材。它們大都單成篇目,如《青面獸》、《石頭孫立》、《武行者》等。《大宋宣和遺事》是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已初具《水滸傳》的基本框架。施耐庵把不同地區流傳的水滸故事,匯集起來,加工、整理、寫成了流傳至今的優秀古典名著《水滸傳》。小說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意義。揭示了在黑暗、腐朽的封建社會,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小說以破落戶子弟高俅發跡始,描寫了包括皇帝在內的蔡京、童貫、他們的心腹黨羽,及由這些人組成的統治集團狼狽為奸、殘害忠良、欺壓百姓的暴虐行為,如高俅謀害林沖、鄭屠霸占金翠蓮、毛太公誣陷解珍解寶等。《水滸傳》還描寫了眾多的英雄人物。并熱情地謳歌了他們的正義行動和反抗精神。梁山的眾好漢們多是為官府所逼,在生活難以為繼的情況下上山落草。其中有一些是統治階級內部分裂出來的。他們被逼上梁山,說明了當時社會階級矛盾的尖銳和復雜。還有一些人物出身下層,象解珍、解寶、三阮兄弟、李逵、武松、石秀等。他們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所受的壓迫也最深,因此反抗和斗爭性也最強。他們敢于大膽向統治階級挑戰,連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是一群血肉豐滿、可敬可愛、武藝超群的人物。對貪官污吏和他們的爪牙,作者給予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鞭撻。從花花公子高衙內強霸民女,梁中書強取民脂民膏給皇帝送生辰綱,到無賴潑皮牛二的與楊志做難。一個個面目可憎、丑陋不堪。反動群丑和梁山好漢鮮明的對比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憎。體現了作品的思想傾向和積極的社會意義。梁山泊領袖宋江是小說最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行動,關系著整個起義事業的興衰存亡。他行俠仗義、有組織才能,被江湖上喚為“及時雨”。在他指揮下,梁山義軍打了許多勝仗。但他身上強烈的“忠孝”觀念卻直接導致了起義瓦解和失敗。受朝廷招安后去攻打方臘農民起義軍。這是小說最嚴重的思想局限。魯迅尖銳的指出他“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水滸傳》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前半部寫諸多好漢被逼上梁山的過程,和大聚義、打官軍、受招安等情節。后半部分由征遼、平田虎、打王慶、勝方臘、結局等5個部分組成。
《水滸傳》具有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故事情節極富傳奇性,既起伏跌宕又環環相扣,變化莫測之中緊扣讀者心弦。如武松景陽崗打虎一段,讀來高潮迭出撼人心魄。人物描寫真實可信,個性鮮明。如寫魯智深的魯莽和機智:他三拳打死鎮關西后為了脫身,便假裝氣忿,說他詐死“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又如寫李逵的憨直、爽快。孫二娘的尖刻、潑辣,無不刻畫得活靈活現。《水滸傳》的語言明快、洗練、準確、生動,敘人維妙維肖,寫景靈動傳神。但此書在明、清之際卻被明令嚴禁。
《水滸傳》所存最早版本為明嘉靖時高儒《百川書志》所錄《忠義水滸傳》100卷本。萬歷年間楊定見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嘆70回本。此本刪除排座次以后部分,添入盧俊義夢中一百單八將全部被殺情節。此本為清以后最流行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分別于1954、1975年整理出版120回和100回本《水滸傳》。
上一篇:《毛詩正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漢語口語語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