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牡丹》簡介|介紹|概況
傳奇劇本。明吳炳著。關于本劇的作者和人物本事,近人蔣瑞藻《小說考證》記《缺名筆記》說:“或詢《綠牡丹》出處,余按婁東陸桴亭《復社紀略》曰:‘當天如之裒集國表也,湖州孫孟樸淳,實司郵置,扁舟千里,往來傳送,寒暑無間。……兩越貴游弟子與素封家兒,因淳拜居張、周門下者無數。諸人執贄,亦名流自負,趾高氣揚,目無前達。烏程溫育仁,首輔體仁介弟也,心丑之,著《綠牡丹》傳奇誚之。杭俗好異,一時爭相搬演……。’又張秋水《冬青館集·書〈綠牡丹〉傳奇后》云:‘此吾鄉溫氏啟釁于復社之原。書中以管色為烏有亡是之詞。其實柳五柳、車尚公、范思軻,據《復社紀略》,各有指斥。其于越人,疑亦王元趾、陳章侯一流。而吳興沈重者,以在朝則影黎愧庵、倪三蘭;在野則影張天如、楊子常、周介生輩。大致如《十錯認》、《燕子箋》,亦明季文字風氣所趨,而語語譏切社長,極嬉笑怒罵之致,宜愧庵當日厲禁之。要其詞藻,有不能沒者。’”近人吳梅《霜厓曲跋》說:“余謂陸、張兩家所述事實綦詳,惟于作傳主名,皆未深考。余既得五種全本,方確信為石渠筆。”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說:“但以之為溫育仁之作,乃《復社紀事》之誤,應視為吳炳受其托而作,不容懷疑者。”關于吳炳諸作的優劣,清梁廷楠《曲話》說:“石渠四種中,以《綠牡丹》為最,《療妒羹》、《畫中人》次之。”吳梅《顧曲麈談》說: “著曲五種,以《療妒羹》最佳。余見其《綠牡丹》、《情郵記》諸本,排場關目,頗為生動,惟詞藻終不及《療妒羹》。”吳梅《中國戲曲概論》說:“《綠牡丹》則科諢至佳,《西園記》則排場近熟,終不如《情郵》之工密也。”關于本劇的評價,吳梅《顧曲麈談》說:“吳石渠五種,以《綠牡丹》為簡明,通本關目,止在綠牡丹一枝,沈老之衡文,瑤草之捉刀,二才媛之憐才,皆另有一種緊湊縝密之致,而尤能別開一生面。試問隔簾試婿,古今有是事否?此因頭緒不繁,故能步步引人入勝也。”吳梅《霜厓曲跋》于《西園記》劇下說:“且明人傳奇,凡凈、丑諸色,皆不從身后著筆。此作直是創格,當與《綠牡丹·簾試》出,同為破天荒之作。劇曲中能注重凈、丑諸色,方稱名手矣。”日本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說:“此記科白逼真,性格描寫極精致,凈(柳生)丑(車生)之做作,甚富諧謔,以文雅的滑稽劇而言,其價值或在《獅吼記》上。”此劇歌頌了以才貌為基礎的美滿愛情,諷刺了假名士的欺騙行徑,揭露了科場考試的種種弊端,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明代后期各類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作者充分運用巧合、誤會、雙關等喜劇手法,揭示人物之間的喜劇性沖突,使全劇漾溢著輕松愉快的喜劇氣氛。劇本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結構縝密纖巧,為中國戲曲史上風情喜劇類作品中的佼佼者。lu
上一篇:《紅拂記》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羌村三首·晚歲迫偷生》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