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大車揚飛塵》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原《古風五十九首》之二十四。唐李白作。今人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元)蕭(士赟)云:‘此篇諷刺之詩,蓋為賈昌輩而作,末句謂世無高識者,故莫知此等之為跖行而太白輩之為賢人也,亦太白不遇而自嘆歟!’今人詹鍈云:‘……此詩所刺未必專指某人,蓋白寓長安時親見群小之豪者,有所感而為此詩耳。’”今人張燕瑾說:“唐玄宗的后期,政治由開明轉為腐敗。他寵任宦官,使這些人憑藉權勢,大肆勒索,‘于是甲舍、名園、上腴之田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新唐書·宦者傳上》)唐玄宗還喜好斗雞之戲,據唐人陳鴻《東城老父傳》云,當時被稱為‘神雞童’的賈昌,由于得到皇帝的愛幸,‘金帛之賜,日至其家’,有民謠說:‘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這些宦官和神童恃寵驕恣,不可一世。其時李白在長安,深感上層統治者的腐敗,這首《古風》就是針對當時現實而作的一幅深刻諷刺畫”(《唐詩鑒賞辭典》)。今人張碧波、鄒尊興《新編唐詩三百首譯釋》:“詩開頭直接渲染長安城的氣氛,以車來車往、煙塵蔽日、街道縱橫、甲宅林立極寫京城繁華熱鬧的景象,突出‘中貴’的權勢地位。接著以夸張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刻畫了宦官冠蓋輝赫和斗雞者驕橫凌人的形象。斗雞而冠蓋輝赫,仕途何等顛倒;‘鼻息干虹蜺’是正面夸張;‘行人皆怵惕’是從側面反襯中貴、斗雞者的氣焰。詩的結尾以堯和跖作比較,以‘誰知’的反詰,諷諭唐玄宗是非不明、黑白不分,并進一層以誰也分不清堯和跖的賢愚,把批判的鋒芒直指唐玄宗,從而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頑強斗爭精神。”此詩當作于天寶元年(742)至天寶三年(744)期間,時詩人在長安。詩中描寫了宦官和斗雞童恃寵驕恣、飛揚跋扈的囂張氣焰,抨擊了是非顛倒、善惡不辨的不合理現象。本詩運用夸張、諷刺等手法,將敘事與議論結合一起;敘事具體、形象,飽含諷刺,議論則一氣貫注,憤慨之情噴薄而出,詩情激蕩,主題深刻。
上一篇:《古朗月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古風·燕昭延郭隗》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