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卡爾·波普的政治哲學名著。本書出版于1957年,但其主要內容早在1935年已作為論文在一次會上宣讀過,并于1944年在《經濟學》發表。中譯本根據英國倫敦Routledge and kegan paul有限公司1957年版譯出,華夏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本書主要從方法論和邏輯的角度來批評歷史決定論的種種觀點,同時也提出作者本人的論點。作者所說的“歷史決定論”是探討社會科學的一種方法,它假定歷史預測是社會科學的主要目的,并且假定可以通過發現隱藏在歷史演變下面的“節律”或“模式”,“規律”或“傾向”來達到這個目的。本書的基本論點是,歷史命運之說純屬迷信,科學的或任何別的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預測人類歷史的進程。歷史決定論是一種拙劣的不能產生任何結果的方法。全書約10萬字,共分4章。作者在書中采取了首先說明歷史決定論的方法然后再加以批評的方式。第1章解釋歷史決定論的反自然主義學說;第2章解釋歷史決定論的泛自然主義學說,(作者認為根據各種思想學派對物理學方法可應用性的觀點對這些學派進行分類,贊成把物理學的方法應用于社會科學的,則稱為“泛自然主義的”或“肯定的”,反之則稱為“反自然主義的”或“否定的”),第3章闡述對反自然主義學說的批評;第4章闡述對泛自然主義學說的批評。作者在后兩章中認為:反自然主義的和泛自然主義的各種不同的,有時彼此沖突的論證和學說,都在于對物理學方法的誤解,尤其在于對物理學理論的邏輯形式、檢驗這些理論的方法、以及觀察和實驗的邏輯功能的錯誤解釋。本書出版之后即轟動西方哲學界和政治學界,成為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名著。它從方法論的角度闡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異同,是最早提出社會科學方法(或社會科學哲學)的著作之一。
上一篇:《南齊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雙硯齋筆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