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追求真理的勇氣和對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學的第一個條件。人既然是精神,則他必須而且應該自視為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視他本身精神的偉大和力量。
【演講詞】
諸位先生:
我所講授的對象是哲學史。而今天我又是初次來到本大學,所以請諸位讓我首先說幾句話,就是我特別感到愉快,恰好在這個時候我能夠在大學里面重新恢復我講授哲學的生涯。因為這樣的時機似乎業已到來,即可以期望哲學重新受到注意和愛好,這門幾乎消沉的科學可以重新揚起它的呼聲,并且可以希望這個對哲學久已不聞不問的世界又將傾聽它的聲響。時代的艱苦使人對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屑興趣予以太大的重視,現實上很高的利益和為了這些利益而作的斗爭,曾經大大地占據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致許多較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艱苦環境所束縛,并且部分地被犧牲在里面。因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現實,所以它不能轉向內心,回復到自身。現在現實的這股潮流既然已經打破,日耳曼民族既然已經從最惡劣的情況下開辟出道路,且把它自己的民族性——一切有生命的生活的本源——拯救過來了,所以我們可以希望,除了那吞并一切興趣的國家之外,教會也要上升起來,除了那為一切思想和努力所集中的現實世界之外,天國也要重新被思維到,換句話說,除了政治的和其他與日常現實相聯系的興趣之外,科學、自由合理的精神世界也要重新興盛起來。
我們將在哲學史里看到,在其他歐洲國家內,科學和理智的教養都有人以熱烈和敬重的態度在從事鉆研,惟有哲學,除了空名字外,卻衰落了,甚至到了沒有人記起,沒有人想到的情況,只有在日耳曼民族里,哲學才被當作特殊的財產保持著。我們曾接受自然的較高的號召去作這個神圣火炬的保持者,如同雅典的優摩爾披德族是愛留西的神秘信仰的保持者,又如薩摩特拉克島上的居民是一種較高的崇拜儀式的保存者與維持者,又如更早一些,世界精神把它自己最高的意識保留給猶太民族,俾使它自己作為一個新精神從猶太民族里產生出來。〔我們現在一般地已經達到這樣一種較大的熱忱和較高的需要,即對于我們只有理念以及經過我們的理性證明了的事物才有效準。——確切點說,普魯士國家就是這種建筑在理智上的國家。〕但是像前面所提到的時代的艱苦和對于重大的世界事變的興趣也曾經阻遏了我們深澈地和熱誠地去從事哲學工作,分散了我們對于哲學的普遍注意。這樣一來堅強的人才都轉向實踐方面,而淺薄空疏就支配了哲學,并在哲學里盛行一時。我們很可以說,德國自有哲學以來,哲學這門科學的情況看起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壞過。空洞的詞句,虛驕的氣焰從來沒有這樣飄浮在表面上,而且以那樣自高自大的態度在這門科學里說出來作出來,就好像掌握了一切的統治權一樣。為了反對這種淺薄思想而工作,以日耳曼人的嚴肅性和誠實性來工作,把哲學從它所陷入的孤寂境地中拯救出來——去從事這樣的工作,我們可以認為是接受我們時代的較深精神的號召。讓我們共同來歡迎這一個更美麗的時代的黎明。在這時代里,那此前向外馳逐的精神將回復到它自身,得到自覺,為它自己固有的王國贏得空間和基地,在那里人的性靈將超脫日常的興趣,而虛心接受那真的、永恒的和神圣的事物,并以虛心接受的態度去觀察并把握那最高的東西。
我們老一輩的人是從時代的暴風雨中長成的,我們應該贊羨諸君的幸福,因為你們的青春正是落在這樣一些日子里,你們可以不受擾亂地專心從事于真理和科學的探討。我曾經把我的一生貢獻給科學,現在我感到愉快,因為我得到這樣一個地方,可以在較高的水準,在較廣的范圍內,與大家一起工作,使較高的科學興趣能夠活躍起來,并幫助引導大家走進這個領域。我希望我能夠值得并贏得諸君的信賴。但我首先要求諸君只需信賴科學,信賴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氣和對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學的第一個條件。人既然是精神,則他必須而且應該自視為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視他本身精神的偉大和力量。人有了這樣的信心,沒有什么東西會堅硬頑固到不對他展開。那最初隱蔽蘊藏著的宇宙本質,并沒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氣,它必然會向勇毅的求知者揭開它的秘密,而將它的財富和寶藏公開給他,讓他享受。
【鑒賞】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創立了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成為后無來者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
黑格爾的哲學內容豐富,但因為采用抽象概念自我推演的表達形式,使他的深邃的思想變得異常艱深晦澀,以至于連列寧都說“黑格爾是非常晦澀難懂的”。
黑格爾的書雖然難讀,但他的演講卻“流暢易懂”,頗受歡迎。黑格爾早在19世紀初擔任德國第一所具有人文主義色彩的文科中學校長時,就總結出了“誘導學生進入教師精神世界”的講授方法。1816年10月28日,他在海德堡大學上了第一堂課,這就是著名的“哲學史開講辭”。
黑格爾的這一課堂演講,雖然具有專題演講的性質,但他為了盡可能擺脫哲學理論的枯燥和哲學家學究式的死板,開講伊始,便自然輕松地講了一些很平常很素樸的客套話,以引起學生們的親切感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種較少學究氣、較多人情味的口語化的開場白,使得演講又似乎具備了即席演講的性質。接著,幾乎是在不知不覺中,他便完成了過渡,把話題徑直引入了正題。
黑格爾看重對哲學這門科學的“消沉”、“孤寂”、“衰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哲學的狀況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哲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必須以自由的心情才能從事研究,才能領會人類的“內心生活”和“純潔的精神活動”。但時代的艱苦和生活的勞累,使得現實中的人們把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和力量都用到現實利益的斗爭和對于重大世界事變的關注方面去了,以致許多優秀人才都為艱苦環境所束縛,都轉向了實踐方面。黑格爾感嘆:“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現實,所以它不能轉向內心,回復到自身。”“堅強的人才都轉向實踐方面,而淺薄空疏就支配了哲學,并在哲學里盛行一時。”
黑格爾推崇日耳曼民族的哲學思維,認為在哲學史上,其他的歐洲國家,哲學衰落了,徒有“空名字”,甚至“沒有人記起”、“沒有人想到”,唯獨日耳曼民族,才把哲學當作特殊財產保持著。黑格爾把哲學自身的歷史發展看作是一個回復到自身的圓圈,而被抬到“國家哲學”高度的由他本人創立的哲學體系,則是哲學圓圈完滿回復到自身的標志。由此,黑格爾呼吁人們接受時代較深的精神的號召,歡迎更美的時代的黎明。他預言,哲學將重新揚起它的呼聲,世界將傾聽哲學的聲響,精神世界將重新興盛起來。
黑格爾不忘他的聽眾都是立志向他學哲學的學生,因此,具體提出了學習哲學的條件,這就是追求真理的勇氣和對于精神力量的信仰。并且鼓勵大家,現在正是可以不受擾亂地專心從事于哲學研究的好時機,只要“信賴科學,信賴自己”,就可探究哲學的奧秘和宇宙的本質。
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之間有著很大差別,兩者之間往往難以融通結合。在歷史上,既是哲學家同時又是詩人,魚與熊掌兼而得之的人并不多見,而黑格爾的這篇演講,充滿了具體的形容、美好的想象和詩一般的語言,猶如一曲激情飽滿贊美哲學理性的頌歌,又似一首豪氣勃發謳歌精神科學的辭賦。這對于一位頭腦中滿是抽象范疇和邏輯定律的哲人來說,確實是難能可貴的。這顯示了他掌握聽眾心理,調節聽眾情緒,控制現場氣氛的高超的演講技能。
上一篇:[中國]陳毅《新四軍是不可戰勝的》
下一篇:[德國]伊曼努爾·康德《形而上學是真正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