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懸河
【出典】 晉·裴啟《語林》:“王太尉問孫興公曰:‘郭象何如人?’答曰:‘其辭清雅,奕奕有余,吐章成文,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據(《北堂書鈔》卷九八引)《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釋義】 晉人郭象(子玄)長于議論,時人稱贊他“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后因以“懸河”比喻言議滔滔不絕或文筆酣暢奔放。
【例句】 ①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賀鑄《行路難》[縛虎手]509)這里以“懸河口”點出自己善于雄辯,是才智之士,意在反襯境況之不幸。②詩濤入筆懸河倒,快萬里云天為君掃。(王之道《青玉案·對雪追和謝幼槃》1140)這里用以夸美作詩的敏捷。③千丈擎天手,萬卷懸河口。(辛棄疾《一枝花·醉中戲作》1903)這里用以夸美自己當年的滔滔辯才。④懸河口訥,非夙世,無靈骨。(葛長庚《瑞鶴仙》[賦情多懶率]2565)這里說自己雖善議論,卻甘同喑啞,意在表示對世事的不滿。
上一篇:典故《懸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懸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